免疫力大作戰?北大研究:核苷酸或有幫助,還有這4點建議
發布: 2023-02-06 11:08:37 作者: 佚名 來源: 雙迪

伴隨防控新十條政策出爐,從連花清瘟、布洛芬到黃桃罐頭、鮮檸檬,都紛紛被民眾搶囤,以備不時之需。然而這種做法無疑并非長久之計。后疫情時代,在做好外部防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注意增強自身免疫力。
1、如何提升免疫力?這種營養元素被嚴重忽視
免疫力是身體抵御和消滅外來細菌、病毒入侵的一道重要防線,對于保證人的健康有著重要意義。近些年來,多項科學研究發現,一種名為“核苷酸”的營養元素,對于生物體免疫力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核苷酸是生物體內天然存在的營養成分,由核苷與磷酸構成,8種核苷酸構成了核酸,參與了機體內幾乎所有的生理活動。然而相比基礎的維生素、礦物質,核酸營養的重要性被長期掩蓋。
2021年北京大學發布調查披露,當前國人對核苷酸這一基礎營養元素的補充嚴重忽視。且由于飲食攝入不均衡、營養吸收障礙現象普遍,容易引發核苷酸缺乏癥,對生物免疫系統造成不利影響。
而根據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副會長、省感染病學會主任委員李用國表示,人體免疫力是“養”出來的。合理的膳食和營養補充不可或缺。[1]近些年來,核苷酸吸引了不少學者開展研究,推動實用化普及,以系統地、有針對性地推進這一營養元素在國民群體中的滲透度,助力提升機體免疫力。
2、諾獎獲得者:核苷酸可顯著增強免疫因子
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獲得者青克納格爾博士,與來自復旦大學的科研人員,對此前有關核酸營養的研究進行了階段性總結。其中由國內珍奧雙迪健康產業集團開展的大樣本的人體臨床數據顯示:長期外源性補充核酸,可顯著刺激免疫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2的分泌,同時增強B細胞、巨噬細胞等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多方面強化生物免疫系統。[2]
青克納格爾博士核驗了該臨床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并表示,人類通過免疫調節防治疾病,進而保護人體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未來對于核苷酸的研究應該進一步深入,同時促進應用性研究。
來自西班牙、塞爾維亞、以及我國北大的科學家,近些年來通過多角度、多項臨床對“核苷酸提升免疫力”的結論開展了多項落地應用研究。根據《功能性食品》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核苷酸對于生物腸道、肝臟、記憶功能,促進細胞增殖分化等都存在積極作用。
目前,核苷酸列入國家食品添加劑目錄,廣泛應用于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配方食品、保健食品中。”在歐洲和美、日等國家,核苷酸也作為嬰幼兒奶粉、特醫、保健食品的營養配方成分被廣泛使用,專門針對“免疫提升”的成熟單品也在日漸涌現。
3、科學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伴隨全球大流行蔓延,國民健康意識增強,對于免疫力的關注度空前提高。曾被長期忽視的核苷酸,給如何科學有效地提升免疫力,提供了一條溫和的路徑,核酸營養也日益受到重視。
在外源性補充核苷酸的同時,其它科學提升免疫力的手段也十分重要。后疫情時代,營養元素的補充,與生活方式、飲食作息相輔相成。具體可參考以下幾點:
(1)確保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尤其是感染之后,即使癥狀消失,2~3周內都要保障擁有充足的睡眠。良好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科學研究顯示,睡眠質量較好的人,血液中的免疫T、 B細胞均明顯高于睡眠質量差的人。[3]
(2)飲食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以及其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減少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添加糖、飽和脂肪的食物、飲料。
(3)適當運動。運動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但過猶不及,劇烈運動反而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最佳的運動頻率是每周鍛煉 3 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快走、慢跑、跳繩、太極均可。值得注意的是,感染之后,即使癥狀消失,2~3周內都確保不要有劇烈運動。
(4)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心理健康對提高免疫力有很重要的作用,長期處于焦慮,憂郁的情緒下,可能會導致自身免疫力降低。后疫情時代,要學會調節自身情緒,相信疾病終將過去,一起打好這場免疫“保衛戰”。
參考資料:
[1]、光明網,《增強免疫力是一劑抗疫“特效藥”》
[2]、《免疫學和免疫學檢驗》 > 第五章 細胞因子
[3]、健康界,《睡眠好壞直接影響免疫力》
上一篇:“金普”鏈“雙迪”,增添新動力 下一篇: 雙迪:吃喝睡養吸是做好自身健康第一人...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