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神秘幫手”?科學家:攝入核苷酸4周,變化大不同
發布: 2023-01-16 09:43:59 作者: 佚名 來源: 遼沈晚報

如果身體是一座“城市”,那免疫系統就像是豎起的高高城墻,保護身體不受到外界的傷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期,北大科學家在《功能性食品》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連續4周補充一種名為核苷酸的分子[1],免疫力出現了明顯提升。

一、免疫“救星”?補充核苷酸4周
眾所周知,免疫力在人體中承擔著尤為重要的角色。如果把身體比作一個工廠,那免疫系統就是抵御外界傷害的“保護墻”,晝夜不停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和來自四面八方的“病菌”作斗爭。
國內科學家曾將6-8周的健康雌性小鼠作為實驗對象,以普通飼料、無核苷酸飼料(NF)及不同劑量的核苷酸飼料(0.0025%、0.01%、0.04%、0.16%)喂養,來觀測免疫力的變化。

4周后,通過觀測小鼠的細胞免疫功能、體液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等重要指標發現,無核苷酸組喂養的小鼠整體免疫功能低下,為三組中最差。反之,通過核苷酸飼料喂養的小鼠免疫功能整體得到提升,尤其是飼料中的核苷酸含量為0.04%時,小鼠的免疫功能達到最佳水平。
二、安全靠譜?調節身體內在變化
核苷酸由核苷和磷酸組成,是合成核酸(DNA或RNA)的單體。它參與了生物體幾乎所有生化反應過程,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物分子。
除大眾認知中的加強運動、飲食規律、保持良好心態等提升免疫力的方式,核苷酸等成分或許也是免疫力的好幫手。但伴隨著人體的年齡增長、腸道損傷、蛋白質攝入減少等問題,人體內的核苷酸會逐漸消耗殆盡,因而需通過外源性補充,給免疫系統帶來裨益。

北京大學科研團隊在其發文中指出[2],那些健康的中老年受試者連續服用核酸營養2個月,他們體內的白細胞介素-2水平得到提升。而白細胞介素-2是調節免疫功能的重要細胞,能促進抗體生成,是人體免疫的重要指標。實驗結果意味著,中老年在連續補充核酸營養后,免疫水平得到了提升。
不僅僅是中老年,學界在后續實驗中還發現,核苷酸對成年人、嬰幼兒的免疫功能都存在正向作用。成人組攝入核酸營養2個月后,受損的免疫系統很快修復;嬰兒組在干預下促進了免疫細胞的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種人體內源性物質,核苷酸也微量存在于日常飲食中,在安全性方面存在天然優勢。目前其已通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鑒定、美GMA-SAFE[3]安全認證(意味著可直接應用于食品行業),如今多款嬰幼兒奶粉、中老年奶粉中就常常出現核苷酸的身影。
三、“我對它充滿信心”
在當今流行病大肆橫行的時代背景下,提高免疫力成為全球范圍內探討的重要議題。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主任張文宏教授認為:在如今的流行病開放趨勢下,最有效的藥物是免疫,想要將病毒清除,更多靠的只能靠自身免疫力。
而作為人體免疫力的不可或缺的“戰士”,核苷酸的重要性顯而易見。1996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免疫學家青克納格爾博士對其更是充滿信心。

2003年,他在參考了復旦大學得到的核苷酸相關研究數據后表示:一方面它的營養效果是肯定的,另一方面在免疫功能提高方面再有進一步研究。“我認為食用核苷酸對于健康來說是非常基礎的,能夠起到一個整體基本的營養作用”。
總結:
《未來簡史》中:進入21世紀后,一度威脅人類生存、發展的饑荒、戰爭等問題都被攻克,長生將成為新的待辦議題。誠然,伴隨著科技的深耕,人類的平均壽命相比于上世紀翻了約一倍,從40歲攀升至快80歲。
還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活到120不是夢”、甚者還想永生,他們對此充滿信心,但免疫系統的問題卻常常得不到重視,核苷酸相關的實驗數據相對較少。
但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董晨教授表示:90%以上的疾病與免疫系統相關。免疫問題或才是重中之重,是大多數普通人更急迫的需求。
不求長命百歲,更愿無疾而終。張文宏教授表示:國人的整體免疫率在5%以下,對于免疫問題更需要進一步重視。期望未來不僅有核苷酸,還能出現更多正向干預免疫能力的“好幫手”。
參考文獻:
[1]Effects of 5"-nucleotides on Modulation of Adaptive Immunity of Mice
[2]王楠, 蔡夏夏, 李勇. 外源核苷酸與免疫功能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 2016, 37(5):5.
[3]NESTLé. HealthCare Nutrition Product Guide [M]. 2011.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