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發文,影響所有中醫藥企
發布: 2019-07-31 10:37:34 作者: 佚名 來源: 藥械之聲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衛健委聯合發文,要求在醫聯體建設中切實加強中醫藥工作,提高了中醫藥服務能力,涉及其中的藥企,也會迎來一波政策利好。
官方發文:中醫院牽頭組建醫聯體
7月29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于在醫療聯合體建設中切實加強中醫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要求推進中醫醫院牽頭組建多種形式的醫聯體,促進中醫藥優質資源下沉基層,充分發揮好中醫藥在治未病、疾病治療和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
鼓勵縣級中醫醫院牽頭組建醫共體,通過推動醫共體內服務能力共提、人才梯隊共建、健康服務共管、優質資源共享,整體提升縣域中醫藥服務能力。
而城市三級公立中醫醫院可利用技術、人才、品牌等優勢,優先與區域內縣級中醫醫院通過共建、托管等多種形式組建醫聯體,通過管理團隊和專家團隊雙下沉,幫扶建設中醫優勢專科專病和中醫經典病房、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站)、治未病科、老年病科等,接收縣級醫院醫務人員進修培訓,建立遠程醫療網絡等多種方式,提升縣級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與水平。
此外,文件要求加強中醫?坡撁私ㄔO,通過專家共享、科研共享、教學共享、標準共享和管理共享,強弱項、補短板,輻射和帶動區域內、區域間?颇芰μ嵘苿诱w中醫醫療服務發展。
中醫藥企迎來利好
《通知》提出“三個不得”,要求在醫聯體建設中不得變相地取消、合并中醫醫院,不得改變其功能定位,不得以各種理由在事實上削弱中醫醫院建設。
以上是文件中的相關措施,而《通知》本身對加強縣級中醫醫院能力建設、發揮縣級中醫醫院提出了具體要求:到2020年,500家縣中醫醫院達到縣級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要求,90%以上的縣級中醫醫院達到縣級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要求。
一直以來,分級診療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政策框架體系:鼓勵民營醫院與公立基層醫院的發展,以醫聯體作為分級診療的目標,此次要求在醫聯體建設中切實加強中醫藥工作,提高了中醫藥服務能力,涉及其中的藥企,也會迎來一波政策利好。
簡單來講,醫聯體是將同一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個區域內的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社區醫院、村醫院組成一個醫療聯合體,實現分級診療的目標。因為醫聯體連接了上級醫院和基層社區,在上級醫院就醫的患者,其后續用藥和康復治療可以轉到基層。
就數據顯示,中國基層醫療機構包括3.5萬家城市社區中心,農村社區涵蓋了3.65萬家鄉鎮衛生院、22.8萬家診所、醫務室、62.2萬家村衛生室,基層醫療診療人次超過40億,占整個醫療衛生機構門診量約53%的比例。
此次國家推動中醫醫院牽頭組建醫聯體,實現中醫藥的優質資源向基層下沉,對廣大的中醫藥企是一個擴大布局的好機會。
曾有學者對基層用藥的暢銷品種進行分析,鄉鎮衛生院的品種主要集中在全科用藥、抗感染藥、心腦血管用藥等常見病、多發病品種,中成藥主要以獨家或類獨家的品種為主。


圖片來源:米內網
由上述數據可知,在基層醫療市場TOP15的品種中,有5個藥品為中成藥品種。
國家鼓勵中醫藥發展是毋庸置疑的大趨勢,但其背后的指引邏輯是鼓勵中藥傳統用法的回歸:口服中藥與中藥飲片等傳統用法是當下中藥的核心機遇,此前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普通西醫不能處方中成藥也迎合了這個邏輯。
一方面,國家鼓勵傳統用法,療效確切的中醫藥發展,另一方面,也出臺了一些限制性措施。企業如何找到正確的良性驅動發展道路,需要好好思考。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