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恩貝堅守中醫藥“底板” 為中醫藥健康發展護航
發布: 2019-03-29 13:50:55 作者: 佚名 來源: 上海證券報

國家大規模減稅降費,對中國制造業可以說是及時雨,這個紅包大得有點超出我的預期。”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在聆聽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后,倍感振奮。
藥品企業專注制藥業37年,胡季強見證了醫藥行業的深刻變遷。作為醫藥界“老兵”,胡季強參加今年全國兩會,可謂是做足了功課,從優化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到醫保支付標準改革,再到推動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乃至建議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推廣“垃圾革命”“洗衣革命”……胡季強已將履職建言的視野從醫藥行業擴展到更廣闊的民生領域。
胡季強耕耘的康恩貝“品牌森林”,在大品牌大品種、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兩項工程帶動下更加枝繁葉茂。“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打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工程的‘組合拳’,整合更多資源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胡季強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打好創新發展“組合拳”
2018年是康恩貝大品牌大品種工程實施的第二年。盡管2018年度成績單尚未發布,不過前三季度的業績高增長已預示了全年的好成績。
2018年前三季度,康恩貝實現營業收入53.94億元,同比增長42.57%;實現凈利潤7.67億元,同比增長26.27%。其中,納入大品牌大品種工程項目的品牌及產品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9.41億元,同比增長52.25%。康恩貝打造的“十大品牌”幾乎實現全線增長。
胡季強向記者表示:“大品牌大品種工程是公司長期持續的工作主線。我們有信心今年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與此同時,打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工程的“組合拳”。
胡季強毫不諱言康恩貝在化學藥、生物藥創新研發的相對落后。“盡管我們也投資了一些項目,但目前還沒有新藥產品注冊上市。因此,康恩貝正在加快腳步補上創新藥這一課。”
康恩貝去年2月啟動的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工程包含三大子項目,即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大品種二次開發、重大科技創新規劃。隨著工程推進,康恩貝將進一步形成現代中藥與植物藥為基礎、特色化學藥制劑為支撐、生物藥為補充的產業格局。
胡季強認為,仿制藥行業在一致性評價等政策作用下將加速洗牌,這也是康恩貝的機會。未來,公司將與國內外具有先發優勢的仿制藥研發機構合作,力爭憑借技術和成本優勢在仿制藥競爭中取勝。據了解,目前康恩貝阿莫西林產品已經率先通過一致性評價,還有十幾個品種一致性評價工作仍在推進中。
在大品種二次開發層面,康恩貝規劃啟動了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多個中藥創新藥的研發項目。胡季強告訴記者,康恩貝仍將以現代中藥及植物藥作為基礎,但未來公司的中藥業務將不局限于中成藥,而是從預防、治未病、保健、治療及康復的全過程關注產品發展。
“無論中醫藥環境如何變化,我們都會發揮自身優勢,整合更多資源推動產業發展。”在胡季強看來,一些企業不看好中藥發展環境,反而是中藥產業的機會。
此外,隨著新藥審批提速,公司參股的嘉和生物已進入三期臨床的單抗新藥和PD-1等重點產品也有望在今年進入注冊階段,標志著康恩貝在生物創新藥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
胡季強表示,康恩貝將從兩個角度加大創新藥研發,一是瞄準國際前沿的技術品種,通過國際合作進行項目引進;二是從中藥中尋找創新藥物成分,對有效成分進行研究,開發新的中藥、植物藥或化藥,從中有可能研發出完全屬于中國創新的新藥。
為中醫藥健康發展護航
深耕現代中藥及植物藥幾十年,胡季強對中醫藥懷著滿腔熱忱和敬畏之心。
近年來中醫藥行業遭遇了一些困難和困惑。
據中康資訊公開數據顯示,在等級醫院(二級以上),中成藥占比從2014年的19.1%下降到2018年的16.8%。工信部數據顯示,中成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在醫藥工業占比也逐年下滑,與《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在2020年中藥產業占醫藥行業產業的比重達到30%”的目標越來越遠。
與此同時,中醫藥法頒布兩年來,業界期盼的相關的評價體系未及時出臺,而且隨著我國的藥品審評制度逐漸向國際標準并軌,與中醫藥理論和發展規律漸行漸遠,審評標準的“西化”讓中醫藥的研發陷入較為尷尬的境地。
根據國家藥監部門發布的藥品審評報告,2012年至2017年,批準上市的中藥分別為37個、27個、11個、61個、2個、2個,而同期批準上市的化藥(含生物藥)分別是588個、389個、486個、290個、204個、492個。
胡季強認為,中醫藥發展存在的問題還包括:中藥行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中醫院(科室)在醫療衛生體系中的比重及投入不足,中醫人才匱乏,診療水平明顯下降等。
“這些困難和困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醫藥在醫療臨床治療中的價值地位,影響了中醫藥在百姓心中的認知,影響了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胡季強建議,要真正落實“中西醫并重”的政策理念,充分認識中醫藥的臨床價值,推進中醫藥臨床路徑制定工作,加強合理用藥管理。同時,藥監部門盡快研究制定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中藥審評審批體系,把制訂《中藥注冊管理辦法》納入修法計劃,啟動中藥上市后再評價工作。
胡季強還建議,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牽頭,協調藥監局、中醫藥局、衛健委等多部門聯合開展“中藥材生產流通使用整頓”工作,形成長效機制,切實從源頭上保障中藥的質量安全和療效。
上一篇:浙江省副省長王文序調研康恩貝集團鳳登... 下一篇: 康恩貝胡季強為醫保工作向韓正副總理建言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