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家良博士 人民大會堂談扶貧
發布: 2019-03-14 10:38:18 作者: 佚名 來源: 理想科技

2019年全國兩會已經啟幕,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將繼續圍繞脫貧攻堅、司法體制改革、綠色發展、制度反腐、食品安全、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污染治理等熱點話題建言獻策、共商國是。今年全國兩會有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依然是熱議的話題,尤其提出“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早在2012年3月9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懷著對紅土地的深厚情感,肩負全省各族人民的殷切囑托,焦家良走上發言席作《借新十年扶貧開發之機,大力推進邊境扶貧開發工作》的大會發言。表達了邊疆民族地區各族人民群眾渴望發展、擺脫貧困的強烈愿望。

文字實錄:
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借新十年扶貧開發之機,大力推進邊境扶貧開發工作》。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把連片特困地區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的主戰場,但對邊境貧困問題強調不夠突出。邊境地區的貧困縣占全國貧困縣總數的三分之一,沿邊境線分布著9個省(區)135個邊境縣、旗、市,其中有107個屬于民族自治地方,有30個民族與國外同一民族相鄰而居。邊境地區人口2200多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47%。從扶貧的角度講,解決了這部分人的貧困問題,不僅將對我國整體扶貧開發工作起到關鍵作用,更重要的是,邊境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維護國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盡快消除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問題,不但是一個扶貧問題,更是一個戰略問題。

邊境少數民族地區長期處于不發達的狀態,部分地區仍然還沒有解決絕對貧困的問題。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邊境少數民族地區與其他地區的發展差距,甚至呈現越來越擴大的趨勢。以云南省為例,25個邊境縣(市)的貧困人口占全省貧困人口的23%,有16個屬于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10年邊境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2715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7%。至今還有一些自然村聽不到廣播、看不了電視,邊境道路“晴通雨阻、通行困難”的現象非常普遍。

在新十年扶貧開發之際,我們應該、也有能力進一步解決我國邊境地區的貧困問題。我們建議:
一、通過目標設定將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扶貧開發落到實處。邊境地區是我國的“門面”,邊境人民代表我國的形象,邊境地區的每一個人都是國土的衛士。邊境人民的發展和富裕,不僅是當地人民的愿望和期盼,更是國家的責任和榮耀。建議國家設定一個明確的期限,比如說5至10年,著力解決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絕對貧困問題。要明確一個發展總體目標,就是要建設一個脫貧并高于鄰近國家發展水平的、邊境各民族人民能夠比較體面生活并有心靈歸屬感的家園。根據這一總目標,制定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具體指標,使這項工作能落到實處。

二、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邊境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利用當前投資拉動內需的機會,由國家全額投入,有效改善邊境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優化邊境地區的生產發展環境,提升邊境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通過產業發展打造邊境少數民族脫貧致富示范區。在有發展基礎和條件的邊境地區,設立專項扶貧資金,通過產業發展,培育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通過教育培訓,提高邊境人民的經營管理能力,使邊境地區成為富裕發展、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的示范區。

四、通過邊境扶貧促進各民族文化建設。邊境少數民族文化建設是文化強國的重要內容,開展邊境扶貧工作時,應設立文化發展專項投入,從尊重邊境各民族的文化多樣性出發,鼓勵各民族繼承并實踐自己的民族文化,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培養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五、通過邊境扶貧強化全民族的國防與國家意識。傳統的國防與國家意識教育活動,缺乏實際的感受和體驗,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通過邊境扶貧行動,調動社會各方的參與,讓公益、慈善也聚焦邊境、關注邊境、建設邊境,把國防與國家意識體現在實際的行動和具體的項目上,從而可以強化全民族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謝謝。

在精準扶貧上,焦家良博士與企業積極進行實踐和探索。
近年來,龍潤集團聯合元陽縣政府,創新落地實施的“三位一體化”運作模式,創建了元陽商城,借助“互聯網+梯田紅米”銷售模式,全力打造“五個平臺”,直接幫扶 4638 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