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銷和保健品“蹭熱點”請先搞清楚概念
發布: 2019-01-13 20:58:54 作者: 凌云 胡鳴仁 來源: 中國直銷網

就在半個月前,某商業自媒體發布一篇權健的文章,引爆社會對保健品、直銷、傳銷的關注和討伐。然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公安部、商務部、民政部等十三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的通知》,開展保健品專項整治,將整頓重點定為“與人民群眾日常消費密切相關的行業和領域,食品(保健食品);宣稱具有“保健”功能的器材、用品、用具;日用消費品;凈水器、空氣凈化器等日用家電;玉石器等穿戴用品;聲稱具有“保健”功效的服務等。”這是國家相關部委對保健品和保健相關的產品、服務最明確的態度和強力的履職監管,也是對社會大眾熱點關注的明確回應。
對于傳銷問題,我們一直在關注,也一直在幫助那些求助的家庭和傳銷受害者。也經常配合執法部門打擊查處各類傳銷、網絡傳銷和非法集資等詐騙行為。還因此經常被威脅、被起訴,但是我們一直在堅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凈化直銷大環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和企業。
最近一直看著輿論的一邊倒,看到窮追猛打中的非理性,我想寫點東西,糾正一些錯誤的輿論,提醒各種發聲蹭熱點的媒體和大V,請先把概念搞清楚!這里我們講一下以下三個問題。
1、媒體和大眾應該有正確的認知,對傳銷和直銷要有清晰的認識和判斷。這是一次普法教育的好機會,讓媒體傳播直銷和傳銷的法律邊界才有意義。不該成為媒體蹭熱點、自媒體惡意敲詐的“良機”。
《禁止傳銷條例》是2005年8月10日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文件,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禁止傳銷條例》的發行目的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其中第一章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直銷管理條例》是2005年8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43號公布,根據2017年3月1日國務院令第676號《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一次修改。是“為規范直銷行為,加強對直銷活動的監管,防止欺詐,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制定本條例”。
一個銷售和售后服務的行業,占全國經濟總量很小的比重,卻有兩個相關的條例加以規范和管理,而且在市場監督管理局專門設立了“直銷監管局”?梢妵覍χ变N和相關的經營活動是非常重視的,也一直高度關注和高壓監管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2013年11月14日聯合發布司法解釋,對“團隊計酬”行為的處理問題做出了新的規定和處理指導意見:“傳銷活動的組織者或者領導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傳銷活動的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是“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以銷售商品為目的、以銷售業績為計酬依據的單純的“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不作為犯罪處理。形式上采取“團隊計酬”方式,但實質上屬于“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的傳銷活動,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的規定,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定罪處罰。”這里的“團隊計酬”就是我們常說的“多層次”,也就是說“以銷售商品為目的、以銷售業績為計酬依據的單純的團隊計酬式傳銷,不做犯罪處理!
2019年1月9日,中國直銷網發布了《雅芳將廣州工廠出售給LG旗下菲詩小鋪》。雅芳作為中國直銷的標志性企業,業內把雅芳注冊的1990年11月看作是中國直銷的起點。雅芳在中國直銷條例的制訂中也起到了特殊的作用,直接影響《直銷管理條例》對直銷行為的定義為“單層次”。最后雅芳又用自己的真實經歷證明了“單層次”不適合直銷的發展,逐步退出了銷售業績排行榜。
直銷的精髓其實就是“多層次團隊計酬”!直銷適合所有的人,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直銷中取得成功。“多層次團隊計酬”是一種鎖定推薦關系和確定利益關系的銷售分配模式,因為分配機制確定了領導人要幫助自己的下線會員提高素質、提高專業度來提高銷售額,銷售額增長了,分配的利潤就更多。
而我們的“兩個條例”人為的為直銷傳銷簡單的定義為單層次和多層次,這是不符合直銷的精髓,也違背了制訂條例的初衷!法律法規的制訂,目的是規范和幫助要管理的行為良性運行和健康發展,而我們現在執行的兩個條例,沒有這方面的積極作用,反而形成了“嚴格立法、普遍違法、選擇執法”的奇怪局面。嚴格的說現在是整個直銷行業都在違法!但是相關機構和社會大眾為什么不去思考一下條例是否適合行業本身特性?我們傳統的銷售渠道也有總代理、省級代理、市級代理、區縣代理和銷售代理,也是層層分銷,而且是折扣遞減,上級代理也享受所轄區域的總業績分紅、返點!那是不是也要查處這種傳統的銷售模式和銷售網絡?
而且我看到這次發聲討伐權健的很多媒體,之前都為其大力宣傳忽悠過老百姓。最早發文揭露權健的那個公眾號,自己最近也上了一款“矯型鞋墊”,而且標價1980,比權健的還貴近一倍。因此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發文引爆權健危機的機構是因為利益驅使?《傳銷大案里的“媒”影 說說媒體對行業的影響》這里是一篇鳴仁幾年前寫的內容,大家不妨去看看。發布那些廣告和文章的“媒體”,沒有專業度、沒有底線和原則,只有利益的驅使!所以提醒所有的發聲發文的媒體和機構,請你們慎重!不要誤導信任你們的那些讀者!
2、網絡傳銷大案,資金盤傳銷的本質是欺詐和詐騙,涉案人數和金額一浪高過一浪,這個是主要的頑疾,傳銷的罪和直銷的亂是兩個性質,一個病入膏肓,一個有待治理,一個考驗執法打擊能力,一個考驗職能部門監管水平。
關于網絡傳銷和資金盤、虛擬幣,最近幾年大案不斷,涉案金額和人數紀錄不斷被刷新。一方面說明我們很多的老百姓對這類的騙局沒有基本的辨別能力,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很多人傾其所有的去投資參與,最后結局悲慘。其實各種騙局的套路都是很簡單的,都是抓住了人們無知又貪婪的本性,通過一些所謂的“成功案例”誘人入局,做局者從而獲利!大家只要記住一條:高額的回報只能靠后面加入者的錢來支付前面投入者的本息,時間越長資金的窟窿就越大,你的資金在承諾期內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增值的!
經常有各種案例曝光,說明我們的監管部門和執法機關一直都在履行職責,打擊傳銷和違法行為,也在用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教育著老百姓們,希望大家認清各種騙局,不要上當受騙!
3、異地傳銷假冒直銷企業天獅、新時代、三生、太陽神等,不能完全扣在企業頭上。
很多傳銷組織都喜歡“傍名牌”!哪家公司有名氣就冒用哪家的品牌,這樣做更具有欺騙性,更容易騙到人,騙到錢。目前比較典型的傳銷有“北派傳銷”和“南派傳銷”。
“北派傳銷”主要是“假天獅”、“本溪中綠”、“武漢新田”等,都是異地傳銷,一般都是2800、2900、3200一套,用“三商法”來講,“五級三階”制來分配入門費,35元為一點,39300點是四條線的最高級別,77000點是兩條線的最高級別。
“南派傳銷”主要是“資本運作”、“西部大開發”、“連鎖銷售”等,其實都是一樣的“五級三晉”制分錢,只是南派的金額一般比較大,雖然說是3800、3900一份,但是一般的是“高起點”11份36800和21份69800。在這里覺得我算錯了數字的人,請你去網上搜一下更加詳細的內容,別啥都不懂還覺得自己啥都知道!
這類異地傳銷最大的漏洞就是他們的制度!講的“新市場營銷計劃”,都是掙的60%的中間環節費,每個人都是從一個新朋友開始的,都是懷疑、不信任通過了解最后加入的,然后通過學習發展下線,成為領導走向所謂的成功。其實就是告訴你你要拉來足夠的人,讓他們也不斷的拉人來,你從最基層的每份分配15%到最后站到“金字塔”頂端,分配那60%。其實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他們都說是“神秘感”,要你走到那個層次才會讓你知道。其實就是蒙蔽你,引誘你加入、深入,最后陷入。到最后就算你都知道你,你也會因為自己已經是“核心參與者”,無法面對因為你帶進去的人和一些表象的既得利益,多數人會選擇繼續騙下去。當然也有很多人及時回頭立即放棄的!
天獅集團是民族直銷企業,1998年4月21日“一刀切”以后轉向海外發展,通過23年的發展,把中醫保健知識和保健產品推向世界,也因此賺到了雄厚的原始積累。把賺到的錢都投到了“天獅國際健康產業園”的建設和“天獅大學城”的建設中了,并不是裝進了李金元的口袋。而且這些年一直做著慈善和公益事業!他們花的錢都是銷售產品賺來的!
前面提到的這些企業都是通過正規渠道獲得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都是按照企業承諾的在運行,在給經銷商提供產品,在給會員們發放他們應得的收入,也在履行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捐資助學,濟困扶貧。也一直跟執法部門配合在打擊各地的盜用公司名稱干傳銷的組織,我曾經參與過好幾家公司的打假行動,也從公司管理上給過一些“防假打假”的建議,各家公司一直到現在都在執行我們的建議。不論是公司宣傳還是團隊管理、執法配合,都顯示出這些企業強烈的“做好、做大、做長久”的意愿!
寫這些內容只希望我們的大眾不要被某些利益機構欺騙和蒙蔽,希望我們的直銷從業人員繼續做好銷售和服務,帶領你們的伙伴不斷的提升,讓直銷人成長起來。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根據直銷的特性合理監管,及時修改條例不符合行業本質的內容!讓直銷和傳銷有更清晰的邊界,不可或缺直銷企業自身的規范和約束,打鐵還需自身硬,需要直銷企業“身體力行”;需要媒體輿論正確宣導;需要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實踐;更需要法律法規的完善。
不論法規和輿論環境怎么約束和變化,我們廣大的保健品產品受益者和我們的直銷參與受益者是不會改變對產品的熱愛和對直銷行業的熱愛的!不論監管和執法怎么變化,我們的直銷企業是平臺,是成長于直銷大環境的,我們的目標不會動搖,會堅持服務市場,回饋消費者和社會!不論來至輿論還是其他方面的壓力,我們的政府是能看到直銷企業和直銷人對社會的貢獻的!十年前我從市場一線轉做服務和行業研究,就是堅信直銷會更好!今天我依然堅信直銷會越來越好!以后還是會一直堅信!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