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視界崩盤 致千家公立醫院被騙欠債百億
發布: 2018-08-25 10:15:35 作者: 楊凡 張夕 來源: 北京青年報

國內一家運營遠程醫療聯合體O2O平臺的公司遠程視界曾以“不花錢只需提供場地,就能免費使用醫療設備,并享有北京知名醫院的人才支持”吸引國內眾多縣級醫院加盟。近日,遠程視界因經營困難“崩盤”,導致全國千余家公立醫院欠債數億元。目前,來自全國各地醫院的代表來到公司所在地希望維護院方權益。目前,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宣傳稱合作不花錢 眾多公立醫院加盟
“不花一分錢,只需提供場地,就能免費使用醫療設備,并享有北京知名醫院的人才支持”……這些宣傳語,對缺乏資金與技術的縣級公立醫院來說,具有誘惑力。
據公開資料顯示,北京遠程視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國內一家遠程醫療聯合體O2O平臺。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工商信息顯示,遠程視界存在自身風險59條,周邊風險97條,預警提醒126條。還曾在今年2月和5月被法院標注為失信被執行企業,共有23條融資租賃合同糾紛。
湖南株洲淥口區中醫院的蔡院長對北青報記者說:“醫院買不起(醫療設備),沒有這個積蓄。”在覺得項目劃算之后,蔡院長所在醫院同意與遠程視界合作。融資租賃公司出資購買設備,醫院通過醫療設備獲取診療收入,合作期限為五年。診療收入的25%用于歸還融資租賃本息,融資租賃本息償還后,醫療設備歸醫院所有。除設備外,醫院還可得到診療收入的25%。若診療收入不足以完成還款計劃,則由遠程視界負責擔保并墊付不足部分。
合同簽署中現疑點 目前多家醫院負債
合同簽完后,醫療設備遲遲不到貨,醫院卻要如期償還租賃款。“我們簽的心血管項目總共是3000萬,但醫院每年的利潤還不到100萬,這個數字對我們來說是致命的。”蔡院長說,“湖南省共有二十多家醫院與遠程視界合作。”
遭遇類似情形的還有多個醫院,黑龍江伊春市嘉蔭縣人民醫院也在其中。2017年,遠程視界的業務員第一次來醫院介紹項目,楊院長出于謹慎并未理會。后來,醫院的業務副院長在遠程視界的某大會上了解了項目細則,并向楊院長傳達:除了免費使用醫療設備之外,北京某知名醫院醫生會定期來醫院做手術,醫院職工還能去北京培訓。
楊院長覺得項目不錯,他還考察了與遠程視界合作的醫院,“我們這里地處偏遠,老百姓去最近的三甲醫院都要花上兩個半小時。通過這個項目,那些做心臟手術的患者們,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初步救治。”楊院長說。
但在簽訂合同時,楊院長察覺到合同上的異常,“怎么是墊付費用?這跟宣傳的‘不掏錢’不符。”提出異議后,楊院長得到的反饋是,遠程視界跟其他醫院都這么簽訂合同的,醫院的確不用付錢。但是,簽完合同后,楊院長被要求立刻簽一份“貨物驗收單”,要求確認“所有設備已到貨”。楊院長再一次提出質疑,但遠程視界卻回應稱,“你不簽,融資公司不給我們放款,其他醫院都這么簽。”
3個月后,楊院長沒等到合同上的醫療設備,卻收到了融資租賃公司的催款單。在與遠程視界溝通數次后,醫院還需償還1150萬元。
除了蔡院長、楊院長以外,還有多位醫院院長向北青報記者講述了他們類似的遭遇。昨日,北青報記者從遠程視界一代理商處獲得一份統計表,上面顯示,全國共有920家醫院因遠程視界商業模式欠下巨額債務,欠債金額遠超60億。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些醫院多為縣級公立醫院,位于四川、山東、貴州、黑龍江、山西、河北、重慶等多個省市。
涉事公司人去樓空 員工工資也被拖欠
“公司沒人了,從2月起就開始拖欠我們工資。”遠程視界公司的一位員工告訴北青報記者,因資金鏈斷裂,公司經營難以為繼,員工被拖欠工資數月,老員工已悉數辭職。
8月13日,在北京豐臺區的遠程視界科技集團總部大樓里,聚集著一批前來追債的人。他們當中,有多名全國各個公立醫院的院長。但是,此次追債并無收獲,遠程視界科技集團的辦公工位空無一人。而現場的代理商王彩亮告訴北青報記者,“以前來還能找到幾個負責的工作人員,現在整個公司只有前臺有兩個工作人員,而且是新招來的,根本不清楚這個公司之前的情況。”
公司區域代理商 也因此陷入困境
除了上述的醫院以外,被“遠程視界模式”拉下水的還有全國各個區域的代理商們。代理商幫助遠程視界與醫院進行溝通,靠完成與醫院的合作項目獲取利潤。但在“入股”前,代理商需向遠程視界繳納代理費。重慶市的一位代理商王彩亮告訴北青報記者,談成合作項目的代理可獲得2%的醫院融資額作為融資獎勵,還可獲得25%的診療費用分成。
王彩亮到北京考察遠程視界公司,參加招商會,覺得項目不錯,既可以幫助醫院解決對醫療設備的需求,又有可觀利潤。于是,他與公司簽訂協議,交了238600的代理費成為重慶某區域的代理。
2017年,王彩亮負責接洽的醫院在啟動項目期間,發現事實并非宣傳所稱的免費提供設備,而是將醫院作為融資的主體,提供資質證明進行融資,而設備單子上的價格也高出市場價一倍。在公司產生資金問題前,王彩亮及時叫停了合作項目,避免了醫院的損失。但是,他的代理費始終要不回來。
2018年,遠程視界出現經營困難的情況后,王彩亮通過微信群聯系了500多個全國各個區域的代理商。經過半個月的統計,他有了一個長長的代理名單,上面有485人,代理費共計8979.25萬,平均每人20萬左右的代理費。
王彩亮告訴北青報記者,遠程視界在出現資金問題后,加速招代理與醫院談合作融資。據王彩亮所稱,代理商都是跑醫療領域的,或是做醫療器械出身,本來一個區域僅有一個代理,后來出現一個區域多個代理。
多家醫院選擇報警 相關部門已經介入
7月6日,王彩亮在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報案,稱遠程視界集團涉嫌合同詐騙。7月31日,王彩亮收到了豐臺分局不予立案的通知書。王彩亮向北青報記者出示了這則通知書,通知書上寫到,“豐臺分局經審查認為此案無犯罪事實發生。”
王彩亮認為,起初,遠程視界的詐騙嫌疑并不大,確實給一些醫院使用了醫療設備,創造了診療收入。但2017年后半年,遠程視界存在對外隱瞞實際經營狀況、對外宣傳高額營收的嫌疑,他們擴招全國的代理商,拉更多醫院融資項目。
王彩亮對北青報記者說,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后,他已將資料和情況告知相關部門。
近日,據媒體報道,公安部經偵局已向各省級經偵總隊下發了通知,通知中稱“經初步核查,2015年至2017年間,北京遠程公司及其關聯公司以協同醫療示范工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名義,與多地醫院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合作……因遠程未按約墊付租金,引發大量民事訴訟,醫療秩序受到嚴重影響。”但是截至目前,公安部對遠程視界案尚未定性,案件仍在核查階段。
昨天,多名代理商也向北青報記者提供了一份北京市衛計委下發的通知文件,要求排查上報本地醫療機構和遠程視界合作的情況。
隨后,北青報記者聯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但尚未得到關于“遠程視界事件”進展的回復。此外,北青報記者多次聯系遠程視界集團有限公司,但電話均未接通。
文/本報記者 楊凡 實習生 張夕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