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康養:醫療的至高層次就是提高人體自修復
發布: 2018-01-26 15:28:02 作者: 佚名 來源: 衛康

俗話說,有病“三分治七分養”。意思是說:病人在康復過程中,醫生和藥物所起的作用較少,身體的恢復更多依賴于自我調節,也就是提高自修復能力的過程。依靠內力來治愈疾病,這是醫療的至高層次。
自修復:恢復健康的法寶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自修復是幫助身體恢復健康的真正法寶,任何一種治療方法的最終目的,都是使機體的自修復能力重新復蘇。高明的醫生不僅要把人醫好,更重要的是使人不得病,自修復力的作用是任何藥物都不能媲美的。

中醫最大的優點,就在于注重人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幾千年前《黃帝內經》中就倡導養生防病,提倡醫生“治未病”。有病先調理,優先使用副作用小的針灸、砭石、按摩等治療方法。實在不行,再用少量藥物輔助治療。其實醫療的真正目的是協助人體完成它應有的功能。比如呼吸系統的抵抗力降低就會感冒,所以有經驗的中醫通常不會過多給患者開藥打針,降溫止咳,而是叮囑病人多喝水,多休息,禁食大魚大肉等肥甘厚味,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這樣就避免加重腸胃的負擔,給身體一個修復的機會,從而促進機體自修復系統的恢復,感冒也就不治自修復了。

當然,利用自修復力祛病健身的方法有一定應用限度,它適用于防治“未病”以及疾病初起時,如果已病入膏肓,自然要先以挽救生命為主,對癥治療。
自修復:住在人體的神醫
許多人都養過小貓小狗等寵物,當這些動物生病時,會不吃不喝趴在那里,其實它們在用節食的方法來給自己治病。道理很簡單,節食就是為了減少體力,因為身體在消化食物的時候,需要消耗自身體能,而節食則可以減少體能消耗,把有限的體能用到治愈疾病上面。動物就是這樣配合自修復力來給自己治病的。
人當然也有這種能力。在生病的時候,我們都會感到不想吃東西,這就是在運用自修復力來為自己治病。因此在遇到感冒發燒等小毛病的時候,不妨試試少吃飯,多喝水和果汁,這樣有利于加快身體的康復。
自修復既是天生的,又是可以被激發出來的。休息、運動、營養、心態可以增進人體自修復。除此之外,自修復的激發有很多種方法,例如中醫常用的經絡養生法,就是開發自修復潛能最突出的例子。求醫不如求己,掌握了這些方法,我們就可以避免或者減少疾病的發生,甚至從源頭上祛除疾病,達到治病固本的目的。
航天康養:開辟健康新時代
航天康養是在中國航天第十二研究院指導下,由錢學森蒙山人體自修復技術研究所研發的一套人類整體解決方案。它以“錢學森人體系統論”為指導,以“人體自修復”功能為核心,科學配伍甲殼素系列產品,融合中醫全息經絡和細胞修復、電位平衡、波頻振蕩四大理論于一體,在理療師運用航天背養技術手法下,將輸出的能量電沿著人體經絡走向打通,修復受損細胞,打通受損經絡,激活機體免疫力,激發人體自修復功能。

航天康養的誕生促進了當前醫療環境從傳統診療模式轉向以預防為主的康養模式轉變,為人類通向健康之路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也必然會開辟一個全新的健康時代。
上一篇:衛康集團參加山東省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 下一篇: 康谷溫泉:一座以“自然為藥”的療養圣地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