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目標最高達每斤6000元 不是漲價而是“價值回歸”?
發布: 2016-11-23 15:05:56 作者: 佚名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伴隨著原料價格的上漲,在市場日趨強烈的預期中,已經一年沒有漲價的東阿阿膠再次開啟漲價模式。
11月18日,東阿阿膠公告稱,自公告之日起,公司重點產品東阿阿膠、復方阿膠漿和桃花姬阿膠糕出廠價分別上調14%、28%、25%,零售價亦做相應調整。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東阿阿膠留下的低端市場已經被競爭對手分食。未來,東阿阿膠想“回頭”并不容易,只能繼續向高端發展。
事實上,擺在這個阿膠龍頭面前的問題是,驢皮資源緊缺,讓整個行業正經受原料緊缺之苦。為此,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10年前就提出來“價值回歸”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阿膠的價值,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曾不止一次的說過一句話:“真正道地的阿膠,是滋補國寶,值得我們去用價格對它表示起碼的尊重。”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秦玉峰認為,阿膠價值回歸路程尚遠,按照20世紀30年代標準,阿膠價格應該在每斤5000-6000元。
一年后再啟漲價模式
在過去10余年中,東阿阿膠多次漲價,在2016年接近尾聲的時候,終究還是沒有按捺住提價的沖動。
11月18日,東阿阿膠發布公告稱,根據布局阿膠全產業鏈的戰略目標,結合市場供需情況,自公告之日起,東阿阿膠、復方阿膠漿和桃花姬阿膠糕出廠價分別上調14%、28%、25%,零售價亦做相應調整。
東阿阿膠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本次調價主要受到當前消費升級,且公司欲擴大阿膠品類,以及原材料上漲等因素影響。
此外,東阿阿膠一位管理層人士表示,很多人認為阿膠已經很貴了,但剔除通貨膨脹、驢皮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素,阿膠的實際價格基本沒有上調。
他的依據,源自企業變動不大的毛利率。東阿阿膠10月底公布2016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8億元,同比增長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3億元,同比增長8.5%。
去年11月17日,東阿阿膠將三大產品的出廠價上調15%。
而在今年11月初,華融證券就在相關研報中預測,東阿阿膠今年若有一次提價,則相應產品價格調整不會太大,提價控制在20%以內。對于原因,華融證券方面認為,主要是由于阿膠塊終端銷售同比出現下滑,若大比例提價,則將進一步流失客戶,導致終端動銷出現問題。
不過,從原材料角度考量,驢皮資源緊張導致的成本上漲,對東阿阿膠乃至整個行業來說,卻又是大家都想繞過,但又繞不過的一道坎。
在東阿阿膠在歷年所有的漲價公告中,一個漲價原因提到的次數最多:“阿膠主要原料的驢皮資源持續萎縮,原料收購價格持續上漲。”
此外,由于驢皮原料緊缺,2010年底,山東物價局就規定,阿膠不再納入政府定價管理范圍,阿膠生產企業可根據成本制定銷售價格。
記者獲取的數據則顯示,15年前,每張驢皮價格20多元,2013年每張驢皮已飆升至600元左右,今年已經漲到2000元以上,十多年來上漲了100多倍。
不是漲價而是“價值回歸”?
驢皮價格的上漲,源于毛驢存欄量的驟降。來自國家畜牧業統計年鑒顯示,驢存欄量已由上世紀90年代的1100萬頭,下滑到目前的600萬頭。
“當到動物園看毛驢的時候,阿膠就不存在了。”秦玉峰向記者稱。作為行業老大的東阿阿膠,正試圖解決毛驢存欄量的問題。
在通往古城東阿的道路兩旁,林立的紅磚墻上,鋪滿了一條墻體標語:“把東阿黑毛驢當藥材養。”這是秦玉峰2014年為東阿阿膠提出的宣傳口號,也是東阿阿膠在“全產業鏈”理念上的嘗試。
不過,全產業鏈的構建,卻也少不了提價的支持。在11月18日的公告中,東阿阿膠稱:“公司此次價格調整,是把毛驢當藥材養、從源頭構建產業生態系統的內在需求。”
然而,記者注意到,在東阿阿膠產品向高端市場日益靠攏的同時,福牌阿膠等競爭對手,正在消化東阿阿膠甩下的中低端市場。
在秦玉峰看來,漲價并不見得就是壞事,從某種程度上考量,這將有助于東阿阿膠進一步開拓高端市場,與“價值回歸”戰略呼應。
在談及11月8日的價格調整時,秦玉峰認為,與高端滋補養生產品進行橫向比較,阿膠的價格也并不貴,“對阿膠來說,這并不是漲價,而是價值回歸”。
秦玉峰的依據是,“阿膠塊日服用成本大約在32元左右,復方阿膠漿更是不足30元,而燕窩、蟲草、高麗參及鹿茸等滋補品日均消費成本均在100元以上。”
此外,秦玉峰還曾對歷史上的阿膠價格進行過研究。“清朝時,阿膠的價格是白銀3.2-4兩/斤。”“上世紀30年代,北京同濟堂參茸阿膠莊藥目表上所印一斤阿膠16塊大洋。”
“依照金銀比價,阿膠價格應該在每斤5000-6000元。”秦玉峰向記者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阿膠的價值回歸只是邁出探索性的一步,價值回歸路程尚遠。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