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富:扎根大別山 帶動老區農民精準脫貧
發布: 2016-10-27 20:42:12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產經新聞

“辭去國有企業老總的職務,扎根大別山,幫助革命老區農村帶來數億元的經濟收入,他自己的企業也不斷發展壯大。在房地產行業鼎盛時期,來自家鄉浙江的多位房地產開發商想說服他合伙投身房地產開發領域,被他斷然回絕。而他一心撲在靈芝產業的開發利用上,誠信無價,執著追求,他的企業安徽省康美來大別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舉取得了商務部批準的直銷牌照,從而成為安徽省第一家直銷企業。”安徽省康美來控股集團董事長余春富說道。
大別山古稱“西山藥都”,被譽為“天然藥谷”。位于大別山區的安徽省金寨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將軍縣,也是全國知名的貧困縣,很多農民仍處于貧困線下。該縣貯藏著豐富的藥材資源,比如靈芝等。
然而,豐富的藥材資源并沒有給山區農民帶來財富,靈芝種植戶仍然貧困,這是為什么呢? 金寨靈芝種植能手李文海說,“農戶自產自銷,一團散沙,種少了不賺錢,種多了怕風險,只有幾畝地,如果行情好能掙到錢,遇到行情不穩定時就虧本。李文海從1993年起一人創業,每年靈芝種植不超過十畝地,技術落后,導致孢子粉質量低,價格低,由于沒有銷路,一畝產靈芝孢子粉三百公斤,價格很低,甚至虧本。 由于金寨當地沒有一家上規模的靈芝產業深加工龍頭企業,當地農民把靈芝賣給收購商販,銷往廣東,浙江等外地市場,農民不賺錢,政府也沒有稅收。
2004年8月,當過銀行行長、保險公司總經理的浙江臺州人士余春富懷揣著幫助山區農民致富的夢想來到金寨縣創辦安徽康美來公司,開始改變這種小農經濟的傳統模式。
余春富在金寨縣沙河鄉考察時認識了李文海,通過李文海的介紹又認識了安徽省食用菌技術協會會長、安徽大學著名靈芝研究專家沈業壽教授。從此,他們三人開始走上了產學農合作之路,確定以科學的思維和先進的生產技術,采用現代農業合作模式,大膽探索,用了12年時間,徹底改變了大別山靈芝產業。
在沈業壽教授的指導下,康美來公司改進了靈芝種植方法——從茅草小棚改成了鋼構大棚;采集孢子粉的方法改進了三次,從地膜采集、紙板套筒采集再到無紡布采集。
科技創新是中藥產業化的關鍵要素,公司投入巨資建設安徽省靈芝產業食品工程技術中心,進行產學研結合,實現自主科技創新。康美來公司在全國率先打造了完整的靈芝產業鏈,整個產業運作更加科學。
2004年,李文海帶頭成立合作社與康美來公司合作,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投資合建”機制,即統一價格、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采收,由合作社對生產全面落實作業規范。康美來公司無償為種植合作社以及農戶提供遮陽網、農膜、地膜、無紡布、菌種,無償提供技術指導,推廣應用沈業壽教授的發明專利技術,簽訂合同,優質高價,實行訂單價格收購,確保農戶增收賺錢,大大降低了農戶的種植風險和生產成本,解除了資金短缺的后顧之憂。農戶缺資金,康美來提供資金;缺技術,沈業壽教授提供技術。康美來在中國靈芝原產地金寨縣等大別山區建立的標準化靈芝基地累計達5000多畝。
精準扶貧的關鍵在于農業產業化,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在于科技與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余春富、沈業壽和李文海三人的合作已經結出豐碩的成果,改變了大別山的靈芝產業,走在全國的前面,打響了大別山靈芝的品牌。
從農戶自產自銷向合作化轉變,從零散種植向規模化種植轉變,從低矮小棚向標準化大棚轉變,從市場行情定價向訂單農業轉變,從銷售初級產品向銷售自主品牌的終端產品轉變。作為安徽省內大型的破壁靈芝孢子粉生產企業,余富春正在金寨全面推廣與李文海的合作經驗,扶植更多種植大戶。
靈芝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這是群眾精準扶貧的好項目,康美來公司免費為貧困戶進行中藥材靈芝等生產技術培訓兩千余人次,無息借款給合作社貧困戶五百余萬元,帶動貧困戶種植靈芝收入5億元。
余春富說,他已經把家搬到了金寨縣,他此生都將扎根在大別山,企業一定合法經營,規范運作,通過直銷模式+互聯網銷售,做大做強健康產業,把大別山資源變成真金白銀,帶動更多的農民精準脫貧。
查看心情排行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奈
谎言
枪稿
不解
搞笑
无聊
标题党
0
顶一下0
踩一下
顶一下0
踩一下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