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工匠精神 東阿阿膠海外市場年增長40%
發布: 2016-09-19 09:42:41 作者: 佚名 來源: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對話》)熱門電視劇《甄嬛傳》讓阿膠大大走紅了一場,華潤東阿阿膠總裁、東阿阿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秦玉峰來到本周的《對話》,對于打造中藥走出去的硬實力,他會有何見解?

《甄嬛傳》捧紅了阿膠?
東阿阿膠總裁 秦玉峰:電視劇,在歷史的場景下,服用中醫藥養生保健、治病救人的那種場景。《甄嬛傳》這種,阿膠歷史上就是宮廷御用的,電視劇就還原了那種歷史的真實的狀態,比如說身體不好,身體虛弱,氣虛、血虛,亞健康就要調理,什么阿膠雞子羹、阿膠海參粥。

我去臺灣,我去新加坡,他們那時候電視劇正在熱播,我是跟著相關的領導專家一塊兒去的,我成了紅人了,一說是東阿阿膠的傳承人來了,我是東阿阿膠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技藝的傳承人,要和傳承人見面,都搶著跟我照相,所以弄得領導很尷尬,這是傳播帶來的效果。
阿膠出口怎樣解決重金屬超標?
陳偉鴻:2013年8月20日,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發出了一個警告說,白鳳丸、發寶、牛黃解毒片,部分未經許可的中藥當中含有過量的鉛、汞等超標的元素,怎么樣才能夠讓更多的這些病人相信中藥從成分上,它就是值得你信任的?
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實際上中醫藥的源頭都在種植業、養殖業上,它是天然的成分更多一些,我們也碰到過,在十年前有重金屬超標,有一次出口到日本、韓國的產品退回來了,查來查去,就是原料,我們阿膠上要印字,那個紅印是用朱砂。朱砂它是一種重金屬,汞含量就超標。要走出去,要和國際接軌,用可以吃的紅色東西替代,替代了以后,我們現在出口韓國、出口日本不存在這種困惑。我們其中出口日本的產品阿膠,它是842種檢測,包括重金屬,包括農殘這些它都沒有檢出,所以這就是在十幾年把這道難題給解決了。

學習別人的工匠精神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 張伯禮:我們每年是六百萬人到日本去旅游,消費將近9億,買的東西。在消費榜單上,主要排在第一號的是藥,但是這藥我們再細致分析,什么藥?是OTC藥,是外用藥,是那些所謂的保健品的藥,那些藥國內都有。

但是我們說確實日本的藥在生產質量、包裝質量都比我們要好。要學習日本在制藥方面的匠人精神,我到日本看,他的廠房不如我們大,設備不如我們新,為什么他呈現出來的藥好呢?就是它的質量藝術,他全員的匠人精神。在這一點上,我希望在員工里面提倡這種匠人精神,能夠制造出讓老百姓放心的藥。
我們的原料,特別是這些大企業不用懷疑,都是好藥,好的原料,但是為什么在細節上注重不夠?所以我想在這個方面精益求精,不讓有瑕疵的產品下線。然后用消費者的需求,作為我企業的研發動力,在這方面我們有差距。如果要真正解決好了,老百姓不但不去買它的藥,而是讓外國游客到中國來,帶中國的藥走,這一天我相信一定能夠達到。
東阿阿膠總裁 秦玉峰:我認為張伯禮說的非常正確,在細節上我們要提升,就是全員的工匠精神,今年我們也派團去了日本,就是學習他的工匠精神,去了德國、意大利,有一個數據,我們國外市場每年都是40%的速度增長。
我們在印尼,在日本,在韓國都在快速地增長。這也說明中國的質量也是得到了國際的認同,我認為都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心。因為原料源自于中國,方子源自于中國,功效是一樣的。無非就是加工的更精致,更細致一些。現在國內已經趕上來了,所以我們要堅定地建立這樣的自信。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