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當廠長 胡季強“熬制”康恩貝
發布: 2015-07-03 14:37:37 作者: 佚名 來源: 荊楚網 楚天金報


近日,“浙商資本聯誼會”30多位會員聯名發出倡議書,呼吁以實際行動共同維護資本市場繁榮。從6月29日到7月1日,康恩貝(25.25, -0.67, -2.58%)三天三公告,“老胡增完管理層增,管理層增完子公司增。”打響大股東護盤第一槍的這位老胡,即康恩貝董事長、浙商資本聯誼會名譽會長胡季強。
胡季強曾當過赤腳醫生,此后少年成名,21歲進廠,24歲就當上廠長,如同煎藥一般,一步步將默默無聞的浙江蘭溪云山制藥廠,發展為現代化的醫藥集團康恩貝。
曾有媒體這樣描述胡季強:“他屬于長相沒有明星氣質,但毫不缺乏野心的那一類企業家,初次見面,你或許會感覺他好像很不好意思,甚至讓你懷疑他是不是臉紅了。不過,他總是把最激烈的情懷掩藏在內心。”
“越是艱苦越有機會”畢業三年當上廠長
翻看胡季強人生的最初階段,他總是屢屢與機會失之交臂,但最終又幸運地被命運眷顧——原因無他,天道酬勤而已。
1961年,胡季強生于浙江東陽,外公曾留學日本學醫,父母也都學醫學藥。1973年,胡季強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小學畢業,當時學校升學靠推薦,但由于父親被打成右派,他無法進入初中。好在鄧小平當年恢復工作,他最終還是被錄取了。
初中念完之后,村里大隊書記的兒子占用了全村唯一一個升入高中的名額,升學無門的胡季強只得當了一年赤腳醫生。所幸,粉碎“四人幫”后,公社辦起了“五七”中學,他得以進入高中。1978年,高考制度全面恢復,胡季強所在的學校共124人參加了這次高考,最后,有兩人金榜題名,其中一人就是胡季強,考入了浙江醫科大學藥學系。
大學里的胡季強更加相信“天道酬勤”這句古訓。1982年3月至6月,他與同學去金華藥廠畢業實習,是化驗室里最勤奮的兩個人,每天比職工早上班半小時,先掃地、擦桌子,然后開始做實驗,晚上常常工作至深夜十一二點。畢業分配時,廠里點名要他們,雖因種種原因沒能成功,卻結下了緣分。
相比金華藥廠,胡季強的畢業去處可謂低了好幾個檔次:他被分配到的蘭溪云山制藥廠只是一家街道企業,只能靠步行和板車進入,廠房、設備都十分簡陋。
回憶往昔,胡季強感嘆:“其實越艱苦的地方越需要人才,也越有發展的機會。”原蘭溪云山制藥廠副廠長祝匡善曾回憶,他拿到一份英文科研材料,請當時擔任技術員的胡季強翻譯。原定一個星期,胡季強熬了一個通宵就趕出來了。祝匡善說,這廠里第一位大學生給他的震撼很大,“這是一種做事業的力量!”
1984年,在干部“革命化、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的影響下,23歲的胡季強當上了副廠長,一年后又升任廠長。
客戶難辨“云山”“白云山”一場尷尬催生“康恩貝”
4歲就當上廠長,在蘭溪,胡季強可謂轟動一時。也是在這一年,1985年,在這個年輕人的帶領下,康恩貝日后的拳頭產品——“前列康”問世。
這個產品的誕生,始于胡季強報到不久就開始負責的課題——“蜜蜂花粉的營養價值研究以及產品開發”。蘭溪云山制藥廠的前身是蘭溪城關鎮養蜂場,1969年1月由13個養蜂人創立,對花粉頗有心得。研究過程中,胡季強發現,油菜花粉可以作為治療前列腺疾病的藥物。當時,前列腺疾病并不受重視,男性患者主要靠吃女性激素治療,但副作用很大。
胡季強和醫科院及團隊經過三年多的研究,推出了世界上首個以油菜花粉為原料、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前列康”——這被視為康恩貝發展的一大里程碑。
而說到康恩貝這個公司名字,則是始于一場尷尬。前列康雖已打響名聲,但彼時,廣州白云山制藥廠赫赫有名,以至于在1989年全國藥品訂貨會召開時,云山制藥廠和白云山制藥廠同時在一個酒店請客戶吃飯,結果到中午12點云山都沒幾個人來,一問才知道,客戶以為云山和白云山是一個企業,都跑到白云山的席上去了。這對胡季強的刺激非常大:為什么不創一個自己的商號和品牌呢?
于是,1990年10月18日,康恩貝誕生。“康”是指“前列康”,“貝”是指廠里另一個當家產品——貝貝血寶,“昨天的云山制藥廠向你告別,今天的康恩貝向你走來”這句廣告語也一時廣為流傳。
1992年,康恩貝推出心血管藥物“天保寧”。為將天保寧更好地推向市場,胡季強決定在杭州設立處方藥營銷部,構建了康恩貝第一支處方藥推廣隊伍,這一舉動,又使康恩貝成為中國較早進行處方藥學術推廣的醫藥企業。僅僅三年,“天保寧”單品的產值已過億,創下市場紀錄。
率先遷總部 收購“老八股” 愛冒險愛創新愛折騰
從研發新藥的角度來說,胡季強一直扮演著第一個崗位“技術員”的角色。而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說,他絕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員。早在1994年,他就將成長在蘭溪的康恩貝集團遷到杭州,成為浙江省內首個總部遷杭的企業,由此引發了浙江省企業總部遷杭的風潮。
這一年,康恩貝還成功收購滬市老八股之一的“浙江鳳凰”,開創非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先河。這兩件事,在出手時看來,著實讓人覺得驚訝;但事后看來,又確實是一種創新。
試新嘗鮮,胡季強從不猶豫。坐落于杭州濱江江南大道旁的康恩貝總部大樓,是一幢白色蜂巢造型建筑,特別顯眼。外墻裝修時,胡季強選了一種復合材料,不但成本偏高,而且是新研發產品,呈現效果未必恰到好處。
但他還是堅持選用,“一次性投入成本是高了,但后期維護成本低,”胡季強說,“我喜歡創新產品,也很愿意嘗試。”
和胡季強聊天,“資本市場”、“新常態”、“合作共享”這些詞被反復提起,特別是“外延并購”,3個小時內前后提起7次。去年4月,康恩貝集團發布公告,以近10億元收購貴州拜特制藥有限公司51%的股份。這是康恩貝歷史上涉及標的最大的并購活動。此前,康恩貝還陸續收購了江西天施康、云南雄業制藥、內蒙古伊泰藥業,“這不但給康恩貝帶來更快速的發展,同時也能夠通過整合,帶動康恩貝的一些資源和它進行互補,使得我們的內生發展可以更快一些”,胡季強說。目前看來,這樣開放合作的效果十分明顯,康恩貝2014年報凈利潤5.52億,同比增長32.26%。
胡季強說,康恩貝遷到杭州20年所展示出來的創新、開放、合作,在本質上其實與杭商精神十分吻合,“不依賴特定資源、不相信特權和壟斷,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需要具備敏銳的眼光和夢想,還要有一點兒冒險的魄力”。
總部遷杭州 稅收留蘭溪
在中國,公司總部遷移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康恩貝從蘭溪遷至杭州,是因為當時蘭溪在市場化的過程中落伍了,一批國有企業破產,拖累銀行。胡季強在接受《杭商》雜志采訪時回憶,“當時我們要在蘭溪的一個銀行里貸50萬,都要跑到金華批。這樣一個情況下,企業發展受限制。”“我們當時向蘭溪市政府作出的承諾是,我們把總部移到杭州,但稅收仍放在蘭溪,而且保證稅收每年遞增不低于15%。”
實習時的勤奮 14年后“立功”
至于胡季強1982年曾實習過的金華藥廠,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它是金華最大的制藥廠,但到了1996年,已因嚴重虧損走到公開轉讓的地步。康恩貝等四家企業參與競爭受讓。當時共有25個評委,其中有20個是政府官員,另有3個專家、2個廠領導。胡季強回憶:“最后是兩名廠領導出于對我當年勤奮的信任和肯定,投了關鍵的一票,使我們花2600多萬順利拿下金華藥廠。當然我們也不負眾望,不僅成功救活這個陷入困境的企業,而且使其成為金華首屈一指的利稅大戶。”四年后,康恩貝改制為民營企業。
傘狀品牌VS樹狀品牌
德魯克的一句話一直被奉為商界圣經: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日本許多公司采用單一品牌戰略,或者說傘狀品牌發展戰略,不同產品頂著同一個品牌行走市場,比如三菱,從汽車到家電無所不包。這樣的戰略初期有它的優勢,但是隨著產品線的延伸、同質化競爭的加劇,品牌在各自領域的競爭力反而減弱。2008年開始,這些企業全線虧損,金融危機當然是誘因,根源卻是它們的品牌戰略。
而康恩貝從起步之初就在探索另一種可能。
從前列康到天保寧,都是先將一個品牌做成某個領域的老大,再推另一個品牌,這是樹狀品牌戰略的要義。
經過多年經營,如今康恩貝品牌已蔚然成林,除前列康、天保寧穩居國內各自領域第一品牌,還有“康恩貝”腸炎寧、珍視明、阿樂欣、烏靈等在不同地區、不同治療領域的知名品牌。
關鍵詞:胡季強 康恩貝
上一篇:浙江省副省長王文序調研康恩貝集團鳳登... 下一篇: 康恩貝收購珍誠醫藥 布局藥品電商領域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