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警方抓獲販毒團伙 毒販將毒品扮成化妝品
發(fā)布: 2015-06-05 16:48:54 作者: 高鴻鵬 來源: 社會大河網(wǎng)-大河報


鄭州警方繳獲的冰毒等毒品擺滿桌子一角

鄭州警方抓獲販毒團伙 毒販將毒品扮成化妝品

鄭州警方抓獲販毒團伙 毒販將毒品扮成化妝品
打著買化妝品、面膜等幌子在網(wǎng)上購買毒品,然后以“埋地雷”的方式將毒品藏在市區(qū)的垃圾箱、樹下、石頭下等隱蔽地方,通過聊天工具遙控指揮販賣。昨日,鄭州警方通報,經(jīng)過周密偵查布控,以李某為首的3名毒販全部落網(wǎng),繳獲冰毒及麻古類毒品46包,約5.6公斤。
【出擊】
揪出3名毒販,繳獲毒品5.6公斤
昨日上午10點,鄭州市公安局解放路分局案件偵辦大隊會議室,4大包冰毒和少量麻古,以及嫌疑人用來打包稱重用的包裝袋、電子秤等,擺滿了桌子一角。
據(jù)辦案民警介紹,今年5月7日晚7時,解放路分局案件偵辦大隊民警在大石橋附近一小花園,將販毒人員王某和購買毒品的張某控制,并當場從王某身上查獲“冰毒”20克和“麻古”21粒。王某供述,其所販毒品來自金水區(qū)某小區(qū)的李某。民警連夜出擊,于次日凌晨將李某抓獲,從其房間內查獲疑似毒品類物質16包,并從一個保險柜內查獲冰毒類毒品30包,共計約5.6公斤。
當辦案民警正在訊問販毒團伙頭目李某時,其下線萬某來電,要求購買冰毒、麻古等毒品。隨后,警方于5月9日下午5時許,在鄭州市人民公園西門附近將正在挖取李某所埋藏毒品的萬某抓獲,并當場從萬某所駕駛的車輛內查獲疑似毒品“冰毒”和疑似毒品“麻古”24.3克。
【交代】
面膜覆蓋毒品壓箱底,郵寄售賣
在大量證據(jù)面前,嫌疑人李某交代,1996年他開始接觸毒品,為方便自己吸毒,一步步走上了以販養(yǎng)吸的道路。他通過網(wǎng)絡與廣東東莞、汕尾等地毒販聯(lián)系購買毒品,毒販再以化妝品、面膜等為幌子,把毒品用包裹快遞至鄭州。毒品到手后,李某將其分成小包裝,同樣用快遞的方式銷往河南其他市地及周邊省市。為防止快遞公司發(fā)現(xiàn)破綻,李某在“發(fā)貨”時,都用少量面膜或者化妝棉覆蓋在毒品包裝上面。而對于鄭州市區(qū)內的“買家”,李某一般是通過自己或其手下人員王某在市區(qū)內約定地點采取“埋地雷”的方式完成販毒交易。
【特點】
化學合成新型冰毒,吸食后可致腦萎縮
據(jù)解放路分局案件偵辦大隊大隊長黃少波介紹,此次繳獲的新型冰毒主要是化學合成的,“只需簡單的設備,把幾種化學原料擱在一起產(chǎn)生化學反應就能生成毒品”。但這種毒品比傳統(tǒng)的毒品危害更大,吸食后可傷害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最終導致腦萎縮,變成白癡一樣。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王某、萬某因涉嫌販毒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吸毒人員張某被依法行政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深挖中。
據(jù)河南商報報道:
在花壇、樹樁、石頭下 “埋地雷”式賣毒品
“我的毒品,是通過網(wǎng)絡與廣東東莞、汕尾等地毒販聯(lián)系購買的,打著購買化妝品、面膜等旗號用包裹快遞至鄭州。”李某承認,后來他又借助網(wǎng)絡渠道,把毒品從鄭州市區(qū)販賣到河南省各市和周邊省市。
為做好偽裝,李某經(jīng)常更換收貨人聯(lián)系電話和地址,毒品到手后分裝成10克、50克、100克的小包裝,再通過網(wǎng)絡聯(lián)系外地的下線買家。
擔心快遞公司發(fā)現(xiàn)破綻,李某在發(fā)貨時,都用少量面膜或者化妝棉覆蓋在毒品包裝上面。
對于本地買家,李某一般是通過自己或王某在市區(qū)內約定地點以“埋地雷”的方式完成交易——對方先把資金打到李某的銀行卡上,隨后,李某安排王某把毒品埋在花壇、樹樁、石頭下等隱蔽的地方,通知對方“取貨”。
“我買回的毒品每克40元,賣出每克100元。”李某稱,無論是通過網(wǎng)絡購買毒品,還是以“埋地雷”方式賣毒品,雙方均只在網(wǎng)絡上聯(lián)系。
漏網(wǎng)嫌犯“自投羅網(wǎng)” 賭博輸錢后開始販毒
民警訊問李某時,李某的手機突然接到許昌人萬某的電話,要求購買毒品。在李某配合下,民警于5月9日在人民公園西門附近將萬某抓獲,并從萬某車內查獲冰毒24.3克。
昨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見到萬某,萬某稱再也不敢販毒了,“第一次沾毒品,是在天津一家KTV里,當時因為打麻將輸了10多萬元,心里煩,就買了一些毒品解悶兒,后來就離不開了。”
萬某交代,他吸毒只有3個月。但他很快轉入販毒行列,將每克100元從李某手中買的毒品,以每克130元左右賣出。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王某、萬某因涉嫌販毒被警方刑事拘留,吸毒人員張某被行政拘留。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