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謙:履行社會責任亟需提升戰略意識
發布: 2015-03-19 11:31:04 作者: 佚名 來源: 中國消費網

在著名直銷專家、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院長楊謙教授眼里,直銷企業在慈善方面已經做得不錯了,未來履行社會責任的重點是提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自覺意識,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戰略的組成部分。
在著名直銷專家、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院長楊謙教授眼里,直銷企業在慈善方面已經做得不錯了,未來履行社會責任的重點是提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自覺意識,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戰略的組成部分。
企業重視環境保護、資助貧困兒童和弱勢群體、捐錢抗洪救災,許多直銷企業的慈善行為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對此楊謙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直銷企業介入各種慈善事業當然是件好事,而且可喜的是,慈善項目的內容和形式也非常豐富。不過如果一個直銷企業家認為,慈善事業就意味著企業社會責任的全部要義并將其作為樹立公司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那就錯了。”“因此,我一直特別強調直銷企業的社會責任亟待戰略化提升。我認為,今后直銷企業要做的事,是把履行社會責任提高到直銷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楊謙教授強調,以前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往往從策略、項目的角度考慮較多,還缺乏戰略眼光。例如重視把社會責任作為策略加以運用,忽視把社會責任引入企業戰略管理;重視單項公益活動,忽視企業整體的商業倫理建設;重視社會責任的宣傳效果,忽視社會責任的持久履行;甚至有個別企業以公益項目“漂白”一些違規行為。
楊謙認為,直銷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經濟責任、法律責任、誠信責任與和諧責任。其中,經濟責任是基礎,法律責任是保障,誠信責任是根本,和諧責任是目的。四個方面責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同等重要。
楊謙認為,強化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首先要改變有行業無組織、無行業管理和行為的現狀,要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作為直銷行業管理的重要抓手,逐步制定行業標準,形成行業監督機制,建立社會責任評價機制。其次,要加強企業自律。目前直銷員虛假宣傳,夸大療效誤導消費者的問題較突出,要杜絕此類現象,就必須加強企業自律。“‘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和諧消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覺得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時候,首先要樹立誠信的理念。誠信責任是直銷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直銷行業的銷售模式有別于傳統行業,是典型的涉眾企業,直銷員與消費者在身份上往往是重合的,直銷行業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銷售糾紛的出現,也許經濟上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其社會影響是很大的,消費糾紛如果不及時、不合理解決,就勢必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楊謙說。“長期以來,公眾對直銷行業有很深的誤解,要扭轉這一負面形象,不僅需要法制環境的改善和消費心理的成熟,更需要直銷企業守法經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楊謙說,2013年國家工商總局印發的《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指引》要求直銷企業不僅要開展公益活動,更要嚴格自我管理,守法經營,這極大地促使直銷企業轉變理念,全面、正確地理解社會責任的外延與內涵。
直銷企業如何主動實施社會責任戰略,并將其納入企業的戰略目標管理?“只有態度和認識改變,才會有相應的行動。”在具體舉措方面,楊謙建議企業戰略框架中不僅有促進發展生產、提高效益的內容,還要體現誠信規范經營,尊重人權和勞工標準、保護勞動者權益,改善就業、環境保護、熱心公益事業和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的責任。要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己任,充分落實自己的社會責任,處理好所有相關方的利益,實現價值共創,利益共享,共同發展。”楊謙強調,只有贏得消費者和全社會的認可,才能促進直銷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005年《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頒布實施以來,直銷行業的規范經營有了長足的進展。兩《條例》雖然對于規范我國直銷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十年過去了,隨著時代變化,直銷市場法律問題不斷暴露,兩《條例》仍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建立、健全配套的直銷市場法律體系迫在眉睫。業內人士透露,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就相關工作進行調研。
對此,楊謙表示,我國直銷企業的母公司有不少為跨國公司,他們普遍把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作為管理運營的一個重要目標,而且在社會責任戰略化和社區融合、企業內部融合等相關細節操作方面富有經驗。“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直銷市場法律體系的完善和大企業的示范作用,更好、更自覺地履行社會責任會成為直銷企業的潮流。”楊謙說。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