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引領醫藥電商板塊“逆勢大漲”凸顯大商機
發布: 2015-02-25 10:29:31 作者: 佚名 來源: 新華社全時空網


廣州2月12日因有數十只新股集中發行申購,本周證券市場至少被凍結資金2萬億元以上,周三資金面尤其緊張。但在被稱為“史上股市資金最緊張”的交易周,醫藥板塊表現突出,其中周三全行業在康美藥業等龍頭股封死漲停引領下集體“逆勢大漲”。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凸顯了國家在進一步釋放醫藥電商政策“改革紅利”的宏觀背景下,醫藥電商行業呈現出的無限增長潛力。
醫藥電商將進入爆發式增長期
“隨著《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定稿以及臨近發布,網上開放處方藥是鐵板訂釘的事情,一些有實力的藥企可望率先分攤醫藥電商這塊‘藍海’蛋糕,醫藥電商將進入爆發式增長期。”華創證券分析師彭婷說。
“醫和藥分家是當下我國醫改的大方向,這為我國一批優質的藥企參與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提供了可貴機遇。”康美藥業公司副總經理李建華說,隨著國家醫改力度的加大和醫療互聯網化,醫院可望回歸到診斷和提供醫療方案等關鍵性主業,而醫藥原來大包大攬的藥品配送、病患大數據管理等系列服務,將交由更專業的藥企去做,做到真正的醫藥分家。“這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藥價,緩解醫患矛盾,同時也為醫藥商業企業留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據業內相關人士透露,隨著新政策的公布,處方藥可望在近期解禁,醫藥電商將迎來井噴式發展。“在處方藥超8000億的市場規模吸引下,來自傳統電商、醫藥商業等一批企業均虎視眈眈,打算在醫藥電商領域一展拳腳。”東興證券分析師宋凱表示。
康美藥業等行業龍頭可望引領“改革先機”
“目前我國醫藥行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看病難、看病貴’。”業內人士指出,傳統醫療機構內部的壟斷勢力讓80%的藥品在冗長且低效的醫療渠道中實現銷售,當前以藥養醫機制的破除將迎來藥品電商的春天。
“電子商務之所以能夠顛覆傳統企業,本質上是渠道扁平化、價格優勢顛覆傳統銷售渠道。藥品電商之所以大有可為,也在于價格相對低廉等的綜合競爭優勢。”華創證券分析師彭婷分析說。
“優質藥企直接參與電商,價格優勢立馬顯示出來。”康美藥業副總經理李建華說,康美藥業近3年來以“大健康+大平臺+大服務”模式進入醫藥電商領域,不僅打牢電子商務的所有要素體系,而且在產業領域,如醫藥上游、產品、終端、大數據分析等已建立業內優勢。
“由于具有產業、渠道等規模化平臺運作帶來的成本優勢,康美電商藥品價格不僅比醫院定價大幅下降,還可望比其他網上藥店便宜20%-36%之多。只要政策一放開,就可享受改革紅利。”李建華說,一方面,康美藥業自身通過打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減少從藥材到最終消費者的中間流通環節,使得康美藥業的產品具備充分的價格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康美藥業作為中藥全產業鏈服務提供商,在產業鏈上、中、下游各個關鍵環節構建高效的資源整合平臺,吸引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參與者進入,通過平臺的規模化、高效運作,降低企業的運作成本,并通過充分競爭,為消費者整合到實惠的健康服務和產品資源。
“康美健康(KM1818.COM)上線試運行半年以來,月均UV與銷售額度保持100%以上的環比增長速度。”李建華說。
“期待政府對優質醫藥電商給予政策扶持”
“但需注意的是,醫藥電商產業應由品牌企業做,這樣才更有保障。”康美電商總經理廖開際認為,最近一些電商平臺被指責銷售假貨,主要原因是電商沒有傳統的自有產業做支撐,導致對供貨商貨品的質量無法系統管理,這也反映出行業的監管難題。
興業證券研報認為,與美國對比發現,中國藥品電商的潛在空間巨大,但要獲得實質性發展仍然面對較多挑戰。除網上限售處方藥、醫藥不分開處方難外流等困境外,中國藥品電商未來崛起還面臨醫保不能線上支付、醫保統籌賬不能用于零售終端支付等政策瓶頸。“而要解決上述問題,必將伴隨醫療生態圈的改變,生態圈的改變需要協調多方利益,是一個較緩慢的過程。”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張平認為,因患者有獲取低價便捷藥品和服務需求,與美國方面對比,中國藥品電商在醫療服務稀缺、供應鏈冗長、專業物流配送效率偏低等背景下,未來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服務+上游議價力+物流”。也就是說,誰提供更好的服務,誰上游議價力強,拿得到豐富便宜的品類,誰配送更即時,誰就更有可能深入滿足客戶需求,吸引和黏住客戶。“由于優質藥企電商在整合藥企、醫院、藥店等方面的能力更強,能優先滿足患者需求,建議有關職能部門對其加大扶持力度。”
上一篇:康美醫院女性整體康復中心盛大開業 下一篇: 康美出席揭陽市關愛貧困大學生迎春茶話會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