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電商月銷售過百萬 線上線下打造健康平臺
發布: 2014-07-21 09:43:16 作者: 向雨航 來源: 南方日報

電子商務已經在向各個消費市場細分領域擴張,而醫藥類這塊燙手山芋,也被視為電商領域的最后一片藍海。但是由于藥監部門對醫藥類電商市場發展的態度比較慎重,所以這一領域一直處于緩慢發展的狀態。9日,記者從康美(深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網上藥店——康美之戀健康云剛運營了兩個月,每月保持幾倍的增長速度,月銷售額過百萬元。在加快電商化步伐的同時,康美也將在深圳布局實體店,采取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的戰略,打造大健康服務平臺。
康美網上藥店每月成倍增長
2013年中國醫藥B2C繼續呈爆發式增長。據中國藥店醫藥電商研究中心監測統計,全年交易規模達42.6億元,與2012年16億元的交易規模相比,增長了166%。其中,平臺式B2C交易規模達到25.8億元,占比50.56%;自主式醫藥B2C網站(醫藥B2C官網)的交易規模全年為16.8億元,占比39.44%。現階段,醫藥電商主要有自建B2C網上藥店、第三方平臺模式和B2B采購平臺等三種運營模式。據介紹,2013年,多家醫藥電商企業的銷售規模達到3億元水平,少數企業已經實現盈利,前十名醫藥B2C銷售額均突破億元大關。
盡管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足,但是與其他行業和區域的醫藥電子商務相比,深圳醫藥企業的電商化還在起步和摸索階段,尚未出現一個強大的醫藥電商平臺。康美(深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開際向記者介紹,電子商務平臺也已經成為康美藥業未來的戰略核心,該公司將在電商平臺上打造中藥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目前,康美藥業的B2B大宗交易平臺、O2O的中藥城、B2C的網上藥店全面發展。康美中藥網為商務部第一批中藥材電子商務示范平臺,是行業最權威的中藥材信息門戶,依托其發布的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是首個由民營企業編制的國家級中藥材指數。廖開際介紹,自中藥材大宗交易平臺(e藥谷)上線運行以來,康美已經制定了15個上市品種標準。另外,公司線上線下結合的中藥材交易平臺“康美中藥城”也已經上線,把康美區域性的中藥市場搬到網上。
此外,今年5月,康美藥業正式獲得《互聯網藥品經營許可證》,1個月內,網上藥店“康美之戀” B2C平臺km1818.com正式升級上線試運營。廖開際透露,康美之戀網上藥店的業績迅速從無到有,運行兩個月來,每月保持幾倍的增長速度,月銷售額過百萬元。
將在深圳開拓線下實體店
醫藥電商化已成大勢所趨,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網上藥店的出現,醫藥企業或者實體藥店之間的競爭從地面市場轉向網絡。廖開際說,在康美進軍醫藥電商之前,已有為數不少的企業開展相關業務,而且也有少數平臺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整體看待中國的醫藥電商,市場容量還很大,行業競爭還不是很激烈,醫藥電商的發展空間還很充裕,所以康美的發展的外部時機還是正當其時。同時,康美電商依托康美藥業母公司的強大支持,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阻礙會小很多,發展速度也會比其他大多數做醫藥電商的企業快很多。
康美藥業的網上藥店剛運營兩個月,成績與問題同步伴隨著網店成長。“運營初期主要還是各項業務與流程的不斷優化和完善期,產品種類有待豐富完善,營運能力進一步成熟。”廖開際說。在他看來,由于醫藥行業和產品的特殊性,與其他行業的電商不同的是,其他行業的電商主要是以產品銷售為主,但是醫藥行業電商主要以服務為主。因此,康美電商要做的是一個大健康平臺。
醫藥電商屬于一個比較特殊的領域,網上賣藥不同于一般在網上賣衣服、鞋子,藥品監管部門對醫藥網上銷售的管理十分嚴格。除了電商企業要在網上銷售藥品必須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和《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外,去年下半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出臺了《關于加強互聯網藥品管理銷售的通知》,要求醫藥電商必須使用符合規定的藥品配送系統,不得委托第三方快遞企業配送,而且要求網上藥店都必須配備藥師等,系列政策的出臺不僅加大了電商企業的成本,也迫使電商企業必須有自己的線下配送點。
據了解,康美已經在深圳尋找鋪面,今年將在深圳開設實體店,而實體店正是其線上交易網絡的一個拓展。同時,康美人生的高端養生保健也進入深圳地面市場,康美的線下和線下開始共同發展。“人們已經越來越習慣網上消費,這種方式和習慣很難逆轉,而線上線下的流量可以互引,擴散用戶群體。”廖開際說。他表示,未來幾年,康美藥業會從網上藥店的健康產品購物發展到健康管理服務,能夠個性化、全程、全方位為用戶提供在線健康管理,未來會以開放的心態結合線下實體醫院、保健機構、行業協會建立虛擬醫院,打造“網上藥店+健康管理+虛擬醫院”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健康服務平臺。
上一篇:康美醫院女性整體康復中心盛大開業 下一篇: 廣食藥品監督局副局長一行到訪康美中藥...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