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標準提升 14家上市藥企集體停牌
發布: 2014-02-15 15:05:25 作者: 未知 來源: 中國經濟網

隨著國家不斷提升醫藥行業的標準,該行業的重組并購案例將日益增多,而這將形成一種趨勢
醫藥行業14家上市藥企出現了集中停牌的現象,而大部分公司的停牌的原因是涉及重大事項。有分析人士稱,這和醫藥類上市公司或將迎來大規模的重組并購潮有關。
“隨著國家不斷提升醫藥行業的標準,該行業的重組并購案例將日益增多,而這將形成一種趨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行業整合有利于形成大的醫藥類企業,也有利于防止不良競爭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政府監管的成本。
14家藥企集體停牌
2月13日晚,廣濟藥業發布公告稱,收到大股東武穴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通知,國資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武穴市財政局擬籌劃與公司有關的重大事項。由于相關事項尚存不確定性,為避免公司股票價格異常波動,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公司股票自2014年2月14日開市起停牌,至公司發布相關公告后復牌。
昨日晚發布停牌公告的還有國農科技,公司稱接到控股股東深圳中農大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的通知,中農大投資將啟動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按照規定,公司也將于2月14日停牌。
與此同時,2月13日,包括中源協和、華潤萬東、山東藥玻、千山藥機、泰格醫藥、康恩貝、豐原藥業、三諾生物、魚躍醫療、迪安診斷、*ST金泰、海翔藥業等12家上市藥企集體處于停牌階段,據了解,大部分公司停牌與重組并購事項有關。
包括康恩貝、海翔藥業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在去年就發布了停牌公告。2013年11月6日,浙江海翔藥業公告稱,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13年11月6日開市時起繼續停牌。康恩貝在2013年11月25日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鑒于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經申請,公司股票自2013年11月25日起停牌。
馬年到來,多家藥企也公布了重組停牌的公告。中源協和于1月31日發布公告稱,1月30日接到控股股東天津開發區德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知,稱其正在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因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公司股票將于2014年2月7日起停牌。
此外,記者了解到,一些上市公司雖然未發布停牌公告,也對外公布了并購重組的事項。
例如1月28日,云南白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8131萬元的價格收購清逸堂公司40%股權,后者的主要經營范圍為一次性衛生用品、日用品生產、銷售;農副產品、建工建材、兒童玩具、教學用品銷售。
尚榮醫療1月28日也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通過增資及股權轉讓等方式收購安徽振興無紡布制品有限公司100%股權,涉及交易金額總計2090萬元。
恒康醫療2月11日發布公告稱,2014年2月10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四川永道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李聶輝、王健忠、張繼斌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書》,永道醫療以人民幣6000萬元受讓邛崍福利醫院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行業標準助推并購重組
有分析人士稱,醫藥行業的并購重組事件不斷增多,與國內醫藥企業產能過剩有關。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國內的創新藥研發能力較差,因此大部分走的是仿制藥的道路,而這也導致同一款藥由不同的廠家生產。
例如,阿莫西林膠囊在國內約有200多家獲批生產藥企;阿莫西林顆粒有七十多家獲批生產藥企;阿莫西林片有十多家獲批生產藥企,這在藥品招標的過程中,給政府也增加了難度,“審核的時間、成本加大”。
此外,“當一種藥品在市場上由于競爭導致利潤下降時,公司就會采取措施降低成本,這種行為可能會導致產品質量下降,營銷費用增加,出現一些潛規則行為,這些惡性競爭導致了市場出現許多不規范行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表示,政府希望規模在一定的范圍,這樣管理起來成本較低。
在這一波并購重組的熱潮中,政府政策的調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醫藥行業的并購重組事件不斷增多,與政府對該行業政策的調整有關,尤其是新版GMP的推出,將促進大批無菌企業之間進行并購重組。”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根據《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以下簡稱新修訂藥品GMP)實施規劃,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劑等無菌藥品的生產必須在2013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修訂藥品GMP要求。
“新版GMP認證規則對產品的生產、運輸、臨床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針對新修訂GMP要求,企業必將投巨資進行新建廠房,或對原有藥品生產廠房及空調系統進行改造,所需費用也比較高。這意味著,新版GMP改造也是對藥品生產企業自身經濟實力及融資能力的考驗。”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曾表示。
“小企業沒有錢進行改造,但是產品有一定的市場,這也會吸引有資本實力的大藥企進行收購或者合作。”上述人士認為。
此外,醫療器械行業也將成為并購的主要方向。
2月1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2月12日,《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即將頒布實施,這也將推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開展一系列的并購行為。
“目前,我國高端的醫療器械大部分是進口,低端產品大部分由國內企業生產,但是產品存在同質性,競爭十分激烈。”上述人士表示,國家監管條例的出臺,將提高行業標準,也將促進該行業的競爭。
上述公布停牌公告中的12家藥企中,有5家來自醫療器械行業,分別是華潤萬東、山東藥玻、千山藥機、三諾生物和魚躍醫療。
上一篇:人民日報:醫美消費應回歸理性 下一篇: 中脈2013中國區業績65億 2014年沖刺135億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