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健康大事紀:熱錢涌入 微營銷或成最大贏家
發布: 2014-01-17 14:14:23 作者: 未知 來源: 科技日報

2013年被認為是健康產業發展的一個新的元年,在政策層面,從國務院出臺健康產業新政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針對保健品的管理要實施新政;在產業發展層面,大批熱錢進入保健行業,醫藥企業紛紛投資健康產業,而直銷牌照又起波瀾;在市場層面,王老吉與加多寶一戰再戰,膠原蛋白無端受指責……
上述諸多變化體現了一個大的趨勢: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消費能力的上升,健康已經成為我國居民生活消費不可或缺的因素,政策變化在于整肅市場行為,產業激變帶來競爭加劇,健康的市場蛋糕被做大做強,產業發展勢可阻擋。那么,2013年最突出的變化有哪些?這些事件會為2014年健康產業帶來那些機遇?
事件一:《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40號文件)為健康產業迎來發展春天
回放:2013年9月28日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40號文件)成為促進健康行業最重要的因素。
解讀:此文件出臺明確了健康服務業在2020年前的戰略目標和發展方向,首次確立了“健康管理、健康促進、保健用品、健康保險”等行業的法律地位,讓一些盲目發展的領域有了法律依據,為健康產業從業人員樹起了大旗,增強了信心。未來健康產業8萬億的市場規模將帶來新產業變革和市場機遇,期待著更多健康“藍海”的出現。
事件二:膠原蛋白風波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令生產企業和市場經營幾乎全線崩潰
回放:2013年5月,有醫療界人士在微博中宣稱“所有口服膠原蛋白產品都是騙人的”,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媒體隨之以大量篇幅做出缺乏科學性的報道,致使口服膠原蛋白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多家知名品牌和上市公司被指“涉嫌違法夸大宣傳、欺騙消費者”。
解讀:膠原蛋白產品中的主要功能在于膠原蛋白肽,美國、日本等國家對此研究所刊發的學術論文達1.5萬篇之多。研究證明,膠原蛋白肽對于皮膚美容和骨質健康具有積極促進作用。但由于缺乏科學依據的傳言和某些媒體的不實宣傳,導致2013年膠原蛋白經營企業和市場一蹶不振,市場信心亟待恢復。
事件三:國內減肥巨頭“綠瘦”被央視掀翻,面臨生存危機,瘦身領域再無“大佬”
回放:2013年9月24日央視二套深度揭秘“綠瘦”公司涉嫌批文過期,長期貼牌,產品存在違法添加西藥,違法夸大宣傳,欺騙消費者等行為。
解讀:最近有消息稱,“綠瘦”部分供貨商稱“貨款”已經拖欠很久,企業正以其他方式尋找資金進行補救。“綠瘦”的危機說明了瘦身市場再也沒有“大佬”。該怎樣拯救“綠瘦”,也意味著更多的保健產品生產和服務企業該如何在市場中“立身”。品牌若鉆法律空子發展,只能一時得勢而不能成就長久“功名”。要想在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獲得新生,以“綠瘦”為代表的眾多企業要從遵紀守法入手,踏踏實實做事,為消費者提供貨真價實的服務。
事件四: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規“公告”不幸流產,行業企業有人歡喜有人憂
回放:被傳的沸沸揚揚的國食藥6條“新規”曾經傳稱將在2014年1月1日起實施,但直到現在絲毫沒有動靜,令人內心不安。
從開始征求意見開始,“新規”即遭到社會各方的質疑,一旦出臺將令諸多企業轉型、轉行,致使“新規”難以落地。由此可見,一條規則的出臺該如何令產業政策延續,促產業健康發展,值得三思。
事件五:王老吉加多寶“打架”升級,“雙簧”背后是“雙贏”
回放:王老吉和加多寶之戰在2013年持續升溫,一唱一和,令消費者一頭霧水,市場一個“喊冤”顯悲情,一個“乘勝追擊”,結果雙方均在半年就完成了全年的銷售任務,兩家都賺得盆盈缽滿,成為快銷產品營銷史上新的經典案例。
事件六:慈銘體檢將IPO,體檢行業步入發展快車道
回放:慈銘體檢作為國內最早從事體檢的專業機構發展迅猛,一舉做到領軍地位。
解讀:緊接著“愛康國賓、金域、美兆”等體檢機構發展進入快車道,即將到資本市場遨游,慈名已成為健康產業“新土豪”,也說明健康體檢在產業中的蛋糕越做越大。
事件七:直銷邊“打”邊“放”,改革變化撲朔迷離,行業走向愈加模糊
回放:國家商務部2013年突擊批準10多家直銷牌,可近期又聯合公安部、工商總局聯合查處一大批已經取得直銷牌照的大企業,如太陽神、冨迪等行業知名企業。
解讀:直銷業一直讓人看不懂,是大力發展直銷還是收緊直銷企業,誰來掌控方向?國家政策的變化令企業猶如大海中的一葉小舟,隨風飄搖。
事件八:微營銷成健康產業招商和銷售利器,流通渠道將變革
回放:隨著微博、微信用戶的普及,用微營銷來完成產品招商和產品銷售的企業越來越多。以前建立起的銷售模式被這些新渠道沖的七零八落,若還有哪家企業不用這把利器,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解讀:微營銷給健康產業注入了新鮮空氣,行業模式悄然變革,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事件九:大批熱錢涌進健康產業,將推動產業革命,加快行業洗牌速度
回放:以嗅覺靈敏著稱的風險投資機構和上市公司,在國務院40號文件的帶動下,紛紛高調進入“大健康產業”。
解讀:憑借資本的優勢,加大收購和兼并的步伐,有了資本推動,行業內中小企業出現跨越式發展。小微企業由于受資金的限制將逐步被淘汰出局,加快行業洗牌速度。
事件十:國內首家健康產業社團問世,“廣東省營養健康產業協會”率先宣告成立,將成為產業發展新“引擎”
回放:2013年9月24日,經廣東省民政廳批準,中國首家健康產業社會組織“廣東省營養健康產業協會”成立。
解讀:與國務院40號文件發布幾乎同步,這家協會的業務范圍涵蓋了幾乎全部的健康服務內容,其目標是成為“企業得以信賴的靠山,政府可以信賴的助手,百姓健康服務的好推手”,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2014年,一批高起點的企業將進入到健康產業的各個領域,由于大量熱錢流入,行業將重新整合,中小企業兼并收購會持續上演,產業發展將大幅提速。圍繞著健康服務業會出現一批新型的產業形勢,如養生連鎖店、養生酒店,而保健食品的主流銷售流通渠道將呈現多元化趨勢。伴隨著環境質量的要求,空氣凈化器及與相關的保健產品將受市場青睞。掌控了微營銷和移動互聯網的企業將引導新健康市場營銷模式,成為最大的贏家。
上一篇:人民日報:醫美消費應回歸理性 下一篇: 醫藥監管風暴繼續 兩藥企披露醫藥代表被查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