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食之道——我的“東方素養”觀
發布: 2013-10-09 18:17:01 作者: 理君博士 來源: 理君博士

健康的法則其實很簡單。只要吃新鮮的、有生命的天然素食,就能讓身體好起來,而吃那些加熱的、沒有營養的的熟食,人的身體狀況就會隨之變差。
一.營養說
生食方式更健康的觀點的一個論點是加熱后破壞了蔬菜的營養。如上所述,蔬菜的烹調加熱的確會造成一些營養素損失,比如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不同烹調處理,損失的比例會有不同。但是,這些損失可以通過增加食用量來彌補,通常烹飪能讓人比生食方式吃下更多的蔬菜。因為生蔬菜植物細胞壁比較硬,會增加消化負擔。另外,十字花科蔬菜西蘭花、白菜花、蘿卜等未烹飪時含有硫化物的氣味,也很難多吃。
生食方式的人攝取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的量比一般人多得多。直接分析他們的健康狀態,其結果從視力、血壓、血糖、肝功能檢查等的健康指標中可以看出生食方式的人更有優勢。吃生食的人和吃熟食的人吸取的營養量比較:
二.健康說
“食物治不了病,藥也無濟于事。”這是希臘名醫希波克拉提斯曾說過的話,即正確的飲食方式才能根治疾病。生食方式因為未經加熱,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天然營養素。生食方式可以恢復身體免疫力,緩解個臟器的癥狀,再生受傷的組織細胞等,具有出色的人體正常化作用。植物生長在燦爛的陽光下,帶著清新的、自然的生機,擁有著大地所賜予的豐富營養,其綠色包含著生命的氣息。未經加熱直接食用這種充滿生命力的、新鮮的食品,能給我們帶來健康的身體。生食天然素食可以加強人體的自身治愈力,幫助人體依靠自身防治各種疾病,因此對各種疾病均有治療效果。
生食抗氧化,熟食“氧化”;生食排毒,熟食“中毒”!生食滿載營養、氧氣和水,充滿活性生命物質,在長達500萬年的進化史中,人類99%時間在生食。今日長壽者的生活方式也很類似。
1. 消除代謝障礙,防治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和癌癥。
研究發現,這“三病”大都是飲食錯誤所引起的代謝失調癥。生食方式可以減輕甚至根除這些疾病,例如糖尿病。兩次諾貝爾獎得主,阿爾伯特.施韋策博士,用生食療法治好了自己的糖尿病,活了90歲。生食素食4個月,你的糖化血紅蛋白可以趨于正常。
2. 增強免疫力、御寒力,減少感冒,延年益壽。
食熟糧為主的中國人在秋天開始穿風衣,而生食帶血絲肉為主的西方人可以在冬天穿T桖杉。長壽之鄉的居民喜歡生吃,少烹調,很少感冒。巴基斯坦的罕什人可以露著胸,赤著腳,在漫天雪花中漫步。對比實驗發現,吃青草的馬可以活過50年,而吃干草和飼料的馬一般只能活20多年。
3. 增大身材,增快速度,提高運動表現。
舊石器時代的先祖們一般都以生食為主,身材比我們高大30%左右。今天的西方人,仍然喜歡吃帶血絲的肉和生菜沙拉,比熱衷烹調的中國人大一個號。野鴨生食,可以展翅高飛。吃飼料的家鴨,已經飛不起來了。家野鴨雜交,生食可飛,吃熟料不能飛。
4. 培育野性,提高競爭力。
生食充滿精氣、血性和太陽能,滋長無畏和魄力。生食造就狼性,熟食馴化寵物!李小龍喜歡生海鮮和生香蕉,每天吃生牛肉,成為絕代武林人杰,傾倒東西男女!
健康法則其實非常簡單。生食有生命的、新鮮的素食,就能塑造健康的身體,給身體每一個細胞注入生機。
三.防病說
超過一半的中國人有胃病或肝病,我們胃病、乙肝和肝癌的發病率是西方人的2-4倍。什么原因?同樣是熟食和糧食導致的代謝障礙。因為烹調和谷物妨礙了消化,污染了血液,增加了毒素,減少了供氧!當體內毒素累積超過肝臟解毒能力時,肝細胞自身會中毒損傷。當正常需氧細胞缺氧時,它們可能被迫退化為厭氧細胞,發生復制、繁殖、甚至癌變。生食方式給我們帶來的健康防病法則:

回歸生食方式,是現代養生保健理念的返璞歸真,是一種世界性的潮流。“先進廚房,后進藥房”,從調整飲食結構入手,用食品應對現代病的挑戰,是生食療法的一大亮點。它的另一大亮點,就是體現大自然的生命力,給我們帶來健康和美。
四.美麗說
五.益智說
生食素食可增加大腦細胞,提高思維清晰度。生食方式自從烹調技術出現以后,人類的DHA攝入開始減少,大腦因此縮小了11%以上。今天的中醫學專家們,食用經高溫烹調和消毒過的食物和藥物,只能贊嘆《黃帝內經》的偉大,而沒有人能夠超越赫赫先祖的博大智慧!
上一篇:理君博士:男士有一種品質比外貌更吸引女性 下一篇: “素養”之利——我的“東方素養”觀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