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之利——我的“東方素養”觀
發布: 2013-10-17 16:30:20 作者: 理君博士 來源: 理君博士

一.素食養生,營養豐富。
說到營養,素食包含各種谷類、豆類制品、水果、蔬菜再加上牛奶,就是非常完善的營養,尤其是糙米、黑面饅頭、全麥面包,可供給足夠的B族維生素,并補充鐵質、鈣質及蛋白質,所以吃素絕對不會營養不良或使病人更衰弱,反而使人體器官能得到休養。而肉類雖富含蛋白質,但也有許多增加人體器官負擔的物質在內,如膽固醇、飽和脂肪、尿酸、尿素,會加重人體的負擔和污染。




那么合理的素食應該如何進行呢?長期從事素食研究的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素食有益于人類的健康。一般應做到以下幾個原則:
1.要合理搭配,攝取得當,如將谷類、豆類、根莖類、葉菜類,均衡攝取,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各種物質便不致缺乏。
2.要因地制宜,因人、因時食素,為確使人體營養均衡,可以根據自身的體質健康狀況,補充有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如腸胃功能較差的人,可多食紫椰菜;骨骼不好的人,應多吃蘋果、菠菜,多喝牛奶;蛋白質缺乏的人,可以多食花生、杏仁等核仁食物。
3.對于長期以葷食為主的人,可采取由少葷多菜,逐步養成向素食過渡的飲食習慣。
二.素食養生有利于人神清氣爽,心平氣和。
特別對于腦力勞動者、學生、白領階層、習武氣功的人,可以更快、更好地入靜聚氣,從而達到益身心、延年的目的。
三.素食養生能盡快增強病體復原力。
有關資料表明,素食不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更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具有防病和醫療保健作用。體弱多病的孩子若能多吃些蔬菜、豆類、水果、海帶和牛奶之類的食物,可明顯改善和提高健康水平。
四.素食養生,人體質好,敏捷而有耐力。
素食的人因為血液純潔,血粘度低,血液在內臟循環中能暢通無阻,使內臟各部不會因阻滯而產生病變,內臟變得強壯,其它各器官系統自然也健康,所以,素食人體質好,不容易產生突發性病變,情緒容易穩定,體態亦較勻稱,沒有肉食者攝入過量脂肪,蛋白質儲在體內,顯得行動遲緩蹣跚。
五.素食養生有利于減肥,改善身材。
食肉太多,會使人體乳酸堆積增加,乳酸一增加則使得血液成為酸性,而酸性物質將使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減緩,并造成肥胖。而素食中的植物性食物能使血液變成堿性,它卻能使人體的新陳代謝活潑起來,并能把蓄積于體內的脂肪,分解燃燒掉,達到自然減肥的效果。
六.素食養生是最有效的養容法。
好萊塢不少女明星,在她們保養秘方里總有一條:一星期里有一至三天禁食所有肉類,她們為讓血液得到凈化,每日食物中也盡量少吃肉類,看了她們光鮮亮麗的皮膚,足以證明素食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
七.素食從根本上有利于生態環保。
聯合國2006年報告指出:“為了食物而飼養動物產生更多的溫室效應氣體,且比起世界上全部的汽車及卡車所排放的廢氣還多。”聯合國食物及農業組織官員HenningSteinfeld指出:“肉類食品業是當今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中最大影響者之一。少吃肉、騎腳踏車、小消費就可以協助遏止全球暖化。”
美國政府對飲食建議的改變
在1956年,美國政府公布了一份全民飲食建議:主要內容是建議美國人:飲食必須以高糖、高脂、高蛋白、低纖維為主,并以肉類、奶、蛋為主食。1981年到87年間,美國康奈爾大學肯伯教授,在中國所作的飲食調查,顯示了蔬菜吃得越多、肉食吃得越少、健康狀況越好的報告,引起美國社會相當大的震撼與關注。1992年4月28日,美國政府再度公布一份新的飲食建議,說到:理想的飲食當中,應以蔬菜、水果、五谷、豆類、堅果為主,宜占十分之九以上,而肉、奶、蛋的比例則應小于十分之一。
美國參議院“營養問題特別委員會”向全美提出的轟動性報告,最后得出的結論是:
1.發達先進國家地區的飲食方式是錯誤的(食肉太多)。
2.癌癥、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等,致病的主要原因在于飲食不當。
3.成人病與慢性病(文明病),根本無法靠醫藥或手術得到治療。
4.犯罪、家庭暴力、校園暴力的部份原因是由于飲食偏差所導致。
5.所有的成人病,都可以仰賴飲食的改善得到治療與復原。
6.值得注意的事實:多吃蔬菜、水果、谷物的草食型飲食習慣者,健康情況比肉食型飲食習慣者好得多。
上一篇:理君博士:男士有一種品質比外貌更吸引女性 下一篇: 看舌苔,觀五臟!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