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寶:2013幸福生活力!為他人創造價值
發布: 2013-01-04 20:17:39 作者: 未知 來源: 三生


黃金寶
走過不平凡的2012,我們又一次站在了新年的起點上。每一年的開端,總是伴隨著振奮與期待,我們安排著年度計劃,憧憬著成長與收獲,充滿活力地開啟每一天,讓夢想之樹愈發地根深葉茂。
我們常說“新年新氣象”,新年仿佛即將來臨的春天一樣,在每個人的心中都種下了生機勃勃的希望。事實上,一年365天,今天和明天并沒有本質的不同,變化的不是日子本身,而是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換一種心態去面對,每一天都可以是新年。所以,原本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會因為我們積極樂觀的態度,而變得越來越幸福美滿;原本不起眼的事物,會因為我們所傾注的情感,而變得與眾不同;原本平凡的家庭生活化產品,會因為我們的精益求精,而變得更加受人喜愛;而這個世界,也會因為我們不斷與社會分享價值,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每一天,都力求自我完善,并通過持續的行動為他人創造價值——這就是三生人所理解的“自尊敬人”。當我們回首2012年走過的歷程的時候,會在細微的點滴中感受到這種內在的動力,是它成就了三生(中國)活力奮進的“心?元年”。同樣,當我們開啟2013年全新的旅程的時候,還是這種精神力量在推動著我們前行,它將指引著我們去創造屬于自己的非凡人生,去實現每一個三生人共同肩負的遠大夢想。2013,我們已經在路上。
親愛的三生家人們,能夠相識在三生全球最佳事業平臺上,是一種三生有幸的緣分。在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祝愿每一位三生家人都能收獲健康快樂,擁有幸福生活力!更希望大家能和家人、朋友、伙伴、顧客,乃至素不相識的人們,共同分享自然健康的生活,體驗充滿幸福的感受,讓生活力像陽光一樣不斷傳遞。
讓我們一起全心投入,用行動贏得尊敬;一起追求卓越,讓夢想綻放光芒;一起分享美好,讓世界充滿生活力。
新的一年,讓我們朝著幸福與夢想,一路向前。
查看心情排行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奈
谎言
枪稿
不解
搞笑
无聊
标题党
2
顶一下0
踩一下
顶一下0
踩一下
上一篇:人民日報:醫美消費應回歸理性 下一篇: 玫琳凱中國總裁麥予甫:我們不會跳過美...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8 條 查看全部回復

寧波三生公司涉嫌傳銷 負面丑聞遭刪除
發布時間:2012-07-03 12:42:22 來源:北青網
近日,不斷有消費者投訴,稱三生中國打著“產品直銷”的旗號,干的卻是傳銷的買賣,致使多人
血本無歸。而此前關于三生公司傳銷的報道也屢見不鮮。不過,記者搜索發現,此前媒體曝光三生公司
傳銷丑聞,近日都莫名其妙的打不開,即使能夠打開的,相關內容也被換成了其他無關新聞。同時,網
上出現了大量三生公司的“公關”稿,如此巧合的事件,不免讓人產生懷疑!
“三生公司傳銷丑聞”被刪除
北青網消費記者通過搜索發現,網上關于三生公司的一系列傳銷新聞均被刪除,很多鏈接點擊后顯
示“無法打開”或“找不到該頁”,而有些三生公司的傳銷的新聞,在點擊后甚至直接跳轉到其他不相
關頁面。與這些負面新聞被刪除的同時,網上出現了大量的三生公司的正面宣傳新聞。一方面,三生公
司負面丑聞集體“失蹤”;另一方面是企業正面宣傳“聯篇”而至,如此蹊蹺事件,是偶然還是企業導
演的“危機公關”?而深陷傳銷丑聞的三生公司,究竟是否被冤枉?

三生公司傳銷丑聞纏身消費者控訴上當經歷
一直以來,有關三生公司涉嫌傳銷的報道不斷,據長江網報道稱,4月13日,家住武漢市青山區鋼花村的退休女工徐女士報料,稱三生(中國)在武漢市打著“產品直銷”的旗號,干的卻是傳銷的買賣,致使其本人8.5萬元養老金血本無歸。“我是武鋼病退的工人,身體本來就不好,如今一個月才一千多一點的退休金,本想找個門路賺點錢養家,沒想到這次卻是血本無歸!三生公司這種傳銷手段真是害死人……”徐女士氣憤的說。
無獨有偶,曾加入三生公司的張先生在2011年5月左右認識了穆女士,在穆女士的引導下,張先生加入了所謂的三生直銷體系,穆女士為張先生開通了VIP會員身份。由于張先生有一段時間因為個人事情較多,沒有積極的發展下線,大約2011年7月,張先生再次登錄他的VIP會員帳號時,卻發現無法登錄了。于是,張先生找到他的上線穆女士核實,被告知他的VIP身份已經轉給了其他直銷人員。讓我和朋友不能理解的就是,三生的系統在講課的時候,說的那么完美無缺,傭金制度如何如何的好,個人隱私如何如何的保密,為何VIP身份都可以隨便變動?那做三生所謂的保障又從何談起呀?

記者臥底三生公司傳銷點揭假直銷真傳銷黑幕
此前人民網記者曾就消費者投訴,對三生公司進行過臥底調查。根據記者的調查,三生公司在海口
開展的《如何選對行業賺大錢》的講座,就是一種變相的賺取“拉人頭”發展下線的高額回扣的傳銷行
為。
在演講《如何選對行業賺大錢》的過程中,三生公司所請的培訓老師鐘鼎賀用了大量時間講述自己
如何從一個餐廳服務員做到在大城市買房,以此來佐證一個主題——選對了行業才能賺大錢。
“你今天可以不加入三生,但明天你兒子可能會加入三生。與其讓你的兒子當別人的下線,不如你
今天當別人的上線。”鐘鼎賀煽動性的演講一度讓人覺得三生公司干的就是拉下線的傳銷勾當。在講座
期間,就有聽眾感覺演講的“味道”有點不對,嘟囔了一句“這不是傳銷嘛!啥玩意兒!”后,甩門離開。

為了宣講加入三生公司能夠賺大錢,三生公司還讓一位“溫州老板”現身說法,上臺介紹如何月賺6萬7的
造富故事。講完自己的“創業史”后,溫州老板開始切入正題介紹加入寧波三生的方式有四種:購買770
元產品獲得普卡會員、購買3080元產品獲得銀卡會員、購買7700元產品獲得金卡會員、購買15400元產品
獲得鉆卡會員。成為寧波三生會員后,即可有三個賺錢途徑。
一是組織獎,當會員發展多個下線、達到一定的銷售額后,按照自身普卡、銀卡、金卡、鉆卡的不
同,即可獲得8%或15%的組織獎;二是零售獎,當會員銷售出產品后,即可獲得35%的提成;三是重復消
費獎,會員或其下線,或其下線的下線,每月必須消費308元,只要有消費,上線就可以從每個人的消費
中獲得8.4元獎勵。溫州老板邊計算邊說:“比如你有8000個下線,你每月就有6.7萬元的收入!豈不是每
個月才花308元錢,就能賺6.7萬元!”

在溫州老板構建完美好賺錢藍圖后,工作人員開始鼓動聽眾加入寧波三生,他們拿來表格讓大家填。
記者看到,表格上不但有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碼要填外,還要填寫個人的銀行賬號。許多聽眾現場
交了錢,或者繳納了定金入會。
工商、公安介入,證據不足遣散眾人
演講會一直持續到當晚10點20分,記者借故離開后撥打了12315工商舉報電話,轄區龍舌坡工商所有
關負責人趕到海鷹酒店。再次返回會議室時,聽眾已經散去,工作人員正在開總結會,先前許多“填座
聽眾”以及溫州老板、朱總都在認真聽鐘鼎賀講話。

由于他們無法向工商執法人員出示營業執照、直銷證書等相關材料,記者以涉嫌傳銷撥打了110報警
電話,轄區海府派出所迅速出警趕到。經過執法人員詢問,在場所有人員都表示只是前來聽講座的市
民。最終,工商執法人員及公安干警以證據不足,遣散了這些市民。
起底寧波三生公司:借直銷之名搞變相傳銷
記者調查發現,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原名寧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2006年8月獲得由
國家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成為全國第六家、浙江省首家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的企業。
“三生公司掛在嘴邊常說自己是國家商務部批準的直銷企業,其實只限于寧波地區,如今各大城
市都有三生的分公司,明顯就是違法。說是直銷,其實就是傳銷,專門以發展會員的方式收費,所謂
的升級簡直是子虛烏有,要是不能繼續發展下線,上線就得餓肚子,會員為了騙錢都是從身邊的親人
下手……”記者電話采訪另一位未到場的報料人時,他在電話中對記者說。

據記者調查了解到,寧波三生公司的部分會員制度,其明顯有傳銷嫌疑:
1、首先,需要先買770元的產品才能入會;
2、金額回報制度很高,是以“拉人頭”換取,介紹他人參加入會,這些人的入會費和經營利潤都會
有提成給其上級;
3、在酒店以講課為由,其實是開招商會,只要會員去外面發卡,拿著該會員的卡的人來聽課的,這
個人以后就成為該會員團隊的一員;
4、獎金制度也是一個金字塔模式,和一些非法傳銷及其類似;
5、通過宣傳說是在剛剛開發市場,把握先機才有錢賺,現在交錢買產品才能搶到位置。
綜合以上幾點,寧波三生公司有明顯的傳銷嫌疑。
相關法律人士指出,直銷和傳銷區別明顯,直銷是指生產廠商直接把產品送到有消費需求的顧客的
手中;傳銷則是以“拉人頭”收取“會員費”的方式組織銷售;三生公司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
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
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
物,已經構成了傳銷行為。
編輯:松岳

寧波三生公司涉嫌傳銷 負面丑聞遭刪除
發布時間:2012-07-03 12:42:22 來源:北青網
近日,不斷有消費者投訴,稱三生中國打著“產品直銷”的旗號,干的卻是傳銷的買賣,致使多人血本無歸。而此前關于三生公司傳銷的報道也屢見不鮮。不過,記者搜索發現,此前媒體曝光三生公司傳銷丑聞,近日都莫名其妙的打不開,即使能夠打開的,相關內容也被換成了其他無關新聞。同時,網上出現了大量三生公司的“公關”稿,如此巧合的事件,不免讓人產生懷疑!
“三生公司傳銷丑聞”被刪除
北青網消費記者通過搜索發現,網上關于三生公司的一系列傳銷新聞均被刪除,很多鏈接點擊后顯示“無法打開”或“找不到該頁”,而有些三生公司的傳銷的新聞,在點擊后甚至直接跳轉到其他不相關頁面。與這些負面新聞被刪除的同時,網上出現了大量的三生公司的正面宣傳新聞。一方面,三生公司負面丑聞集體“失蹤”;另一方面是企業正面宣傳“聯篇”而至,如此蹊蹺事件,是偶然還是企業導演的“危機公關”?而深陷傳銷丑聞的三生公司,究竟是否被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