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女干部張清萍揭億霖騙局執著維權
發布: 2011-03-29 09:42:56 作者: 佚名 來源: 新京報

2010年12月3日,退休干部張清萍過馬路時,被一輛汽車撞倒。次日,這位曾是新中國第一代海軍女兵,在年過古稀時面對億霖案中行騙者威脅,仍執著維權的老人,永遠合上了雙眼。
2010年12月24日,子女們聚在她生前居住的地方緬懷母親,客廳擺放的一張拍攝于50年代的照片上,年輕的張清萍身著海軍軍服,英姿颯爽,緊挨身旁同為“戰友”的丈夫秦長福。子女們說,這張照片是父親堅持要用的。
年輕時曾為首批海軍女兵
“其實當時很多錢都要回來了,但她還是要堅持打這場官司,這些錢又很快投出去了。”張清萍的子女們認為,母親和億霖的戰爭,從報案、起訴、敗訴、再到上訴最終維權成功,其間波折不斷,老人的執著、堅韌一直貫穿始終。
成長經歷造就其堅韌性格。家人介紹,出生在湖北武漢的張清萍是獨生女兒,自幼父親去世,母親在紗廠工作,張清萍做童工或放牛補貼家用。
武漢解放后,17歲的張清萍背著母親去報名參軍。“姥姥不愿意讓母親離開,當時剛剛解放,總擔心要打仗,但母親自己堅持要走。”也曾參軍的張清萍的小女兒秦燕說。
張清萍被招入“四野通信隊”后不久,正趕上新中國的海軍剛剛成立,張清萍被抽調過去,成為新中國第一代海軍女戰士。隨后她來到北京,在海軍司令部當一名無線電員,在這里,她認識了同一個部門的秦長福,1955年,兩人攜手走到一起。
結婚當年,軍隊實行軍銜制,張清萍轉業到核工業部北京核儀器廠。張清萍剛轉業時,秦長福正在外地進修,她獨自承擔起了照顧三個子女的重任。
張清萍的長子回憶,母親凌晨5點多起床,先把自己送到海軍幼兒園,然后做早餐,把大妹妹送到另一個幼兒園,再從公主墳的家出發,乘車穿過整條長安街,一直到最東邊的大北窯單位,送小妹妹到單位的幼兒園,剛趕上8點開始上班。這種生活狀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年邁面對威脅勇揭騙局
2004年10月,張清萍和老伴秦長福散步時,有人向他們推薦億霖木業的宣傳廣告。想到植樹造林對子孫后代都是好事,也會有所收益,老兩口拿出31.2萬元的全部積蓄,特意買了億霖公司內蒙古的120畝林地。
第二年,秦長福攜外孫到內蒙古考察自己的林地,現場的情景讓他們吃了一驚,林地無人看護,草長得比樹還高,回京后,老兩口找億霖公司要求退錢,卻被扣了購林款6萬余元。
張清萍和老伴報警后,還將億霖訴至法院,要求返還違約金及相關費用。2006年5月26日,西城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老兩口的訴訟請求。據當時的報道,得知判決后,兩位老人表示會繼續上訴。
參與億霖維權的孫曉茉回憶,她在被騙后,通過媒體知道了張清萍打官司的事,當老人上訴至中院的二審開庭審理時,她和眾多受騙者決定前去聲援,并見到了張清萍。
“她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么,屬于先知先覺那種。”孫曉茉說,在隨后和張清萍一起維權的過程中,她感到這位老人并不簡單,意志堅決,思路清楚,有法制觀念,動員受騙者報案的同時,自己也堅持起訴。
2005年后,張清萍組織帶領數百名受害群眾,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購林人的合法權益。為了不讓更多的人受騙,張清萍還前往億霖公司所在地,向準備購林的人去散發億霖行騙資料,往往是被保安推出門外。
軍人身份嚇退“跟蹤者”
孫曉茉說,由于在維權者中享有威望,許多外地購林維權者來北京后都會找到張清萍。
“她一天要接很多電話,還要安排吃住,做了很多工作。”女兒秦燕回憶,有一次億霖公司派人跟蹤到家里,想把兩位老人架到樓下一輛車上,母親急中生智,指著掛在客廳家人身著軍裝的合影,向對方表明自己是軍人,無所畏懼,懾于老人威嚴,對方只得悻悻離去。
2006年12月,北京一中院就張清萍狀告億霖公司做出終審判決,撤銷了此前的判決。同時,有關部門也展開對億霖公司的調查,直至億霖公司主管獲刑,被沒收全部資產。
與億霖行騙者的戰爭,最終以張清萍的勝利告終。
億霖案后,孫曉茉與張清萍并不經常往來,直到2010年12月25日參加張清萍的追悼會。“直到現在,還有一些受騙者對億霖存在幻想,想要回自己根本不存在的林木,如果張阿姨還在的話,她一定會去做他們的工作的。”孫曉茉認為,對于億霖的維權者們而言,這位老人的離去是很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