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如新中國總經理鄭重:如新追求永不止步
發布: 2010-10-12 10:48:05 作者: 羅婷 來源: 分銷時代

保羅克魯格曼的腳步聲尚未遠去,業界又迎來了大前研一(以下簡稱大前)“重設人生黃金定律”的浪潮,而這次浪潮的助推者則是如新。作為一家形象年輕、活力十足的美資抗衰老企業,如新近幾年的進步可謂有目共睹,不管是四度獲邀參加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鐘儀式,還是頻獲《福布斯》雜志“100家最值得信賴企業”等表彰,都彰顯著其在邁入2.0時代取得了“開門紅”。
在聆聽大前演講前夕,記者采訪了如新中國總經理鄭重,他的舉手投足間都展現著對于如新事業的熱愛,而在他坦誠的分享中,企業未來的藍圖也越來越清晰......
趨勢,M型社會的壓力
記者:去年,廣州有直銷企業邀請保羅克魯格曼去企業參觀;今年,安利也邀請《管道的故事》作者貝克哈吉斯過來演講,看來行業請大師做“外腦”的現象或成趨勢,您怎么看待這種趨勢?如新邀請大前過來,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何時開始策劃的?
鄭重:對于這種趨勢,我的感覺是英雄所見略同。也就是說,現在社會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對于獲得資訊的渴望越來越強。邀請大前的原始構想是如新臺灣分公司首先提出來的,一年前就開始策劃了,最主要是希望透過大前的分享,讓大家了解社會的趨勢,進而及早做好黃金人生規劃。
作為如新大中華區總裁范家輝“借調”到大陸市場來的左膀右臂,鄭重在大陸已經工作了3年。對于這塊市場,他也經歷了初期融入、學習、了解、成長的全過程。其中,讓鄭重感悟最深刻的是近幾年人們對于學習和成功的渴望。他告訴記者,十幾年前,臺灣地區的企業就開始經常請名人來演講,比如英國的“鐵娘子”,美國歷任總統等,因此他非常樂見其成地看到大陸的企業也開始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這股浪潮中,如新中國成為了助推者。企業非常希望借助大前的演講,讓自己的銷售人員能夠明白把握趨勢的重要性,并通過他們的傳播使更多的消費者能了解如新事業,同時更能對自己的人生提前做好規劃。“你看,我們這次活動的名稱是2010 NU SKIN大師趨勢論壇,為什么叫2010呢?就是說后面可能有2011、2012......其實我們希望每一年都能邀請到同樣世界等級的大師與大家見面。”
跟其他企業組織論壇喜歡激勵不同,如新更看重的是全球趨勢,以大前作為開端就能充分說明問題。眾所周知,大前是日本著名管理學家、經濟評論家,被英國《經濟學家》雜志評選為“全球五位管理大師”之一、“日本戰略之父”。他曾經準確地預測了前蘇聯的解體、日本經濟的泡沫化等,而其代表性著作《無國界的世界》、《戰略家思想》等,無一不是論述趨勢的作品。
訪問中,鄭重說起大前的《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在這本書中,大前提到,代表社會富裕與安定的中產階級,如今正在快速消失,如不重新思考未來、改變策略,將可能向下沉淪為中下層階級,這將直接導致各國從倒U型社會轉變為M型社會。鄭重說,這本書讓很多中產階級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因為在社會的發展中,中產階級本來應該是人數最多的,但因為趨勢的變遷,他們有可能從“倒U型”的頂端塌陷下來變成了“M型”,并隨著收入和物價的變化被擠到“M型”的左邊或者右邊。
“我們的意圖是,讓更多的民眾有機會接觸到像大前一樣的國際趨勢學家,通過他們的分享,思考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因為如果沒有辦法掌握趨勢,人們很可能就會在變遷中被淘汰。”鄭重告訴記者。排除為企業自身服務的因素,記者認為,如新的這一做法是非常具有社會意義的,如果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加入到這個行列,那么對于國人的整體素質和理念提升,將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在大前來之前,如新其實有點擔心他在大陸的知名度不夠,但銷售人員的反應卻出乎企業的意料之外。本來是針對中高人群開設的論壇,在演講當天,能容納1500人的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紫金大廳早早便被占滿,更多蜂擁而至的人群被安排到了分會場去看視頻直播——這充分說明了大家是多么渴望得到趨勢方面的教育和引導。
潮流,抗衰老商機無限
記者:去年,公司公布ageLOC戰略之后,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而企業自身對于抗衰老領域的未來也充滿信心,并提出了“2.0”計劃。作為一直以來穩步增長的企業來說,我覺得如新能提出這樣的計劃挺不容易的。
鄭重:是的,過去的25年是如新的“1.0”時代,在“2.0”時代,我們的目標是“未來5年,成為年營收達50億美元的直銷公司,每年發出20億美元獎金,創造出2500位卓越成就名人,每天有50萬名兒童因如新善的力量幫助而開心歡笑。”
采訪中,鄭重還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ageLOC套裝和近期的《科學世界》雜志,來驗證產品的獨特功效和基因工程的前瞻性。
鄭重告訴記者,正是因為認定了抗衰老在未來必定是朝陽產業,如新才會投入這么多的研發資源在ageLOC上。同時,雖然在不同地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趨勢,但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每個人希望自己能活得健康,到老的時候還能保持年輕狀態的愿望是一致的。
這并不是企業的自說自話,在記者的調查中發現,早在2009年,IAPAM(國際美容醫師協會)在拉斯維加斯就公布過一份抗衰老趨勢報告,瑞士靜港國際醫學抗衰老研究中心根據該報告總結出:從目前美容市場上微創手術及各種抗衰老產品需求激增的情形來看,2010年,消費者將會對抗衰老的產品和技術更為關注。
無獨有偶,美國市場研究機構Freedonia集團也公布過一份報告指出,在全球老齡化日趨嚴重的形勢下,到2012年,美國的藥妝市場將以每年7.2%的速度遞增至82億美元,這一趨勢還將持續下去。
不過,對于如新在抗衰老領域的成就最為肯定的,還是華爾街。即便是全球金融危機這樣惡劣的環境,如新的股票一度曾飆升到每股33美元,現在雖有稍許波動,但也基本穩定在每股二十八九美元左右。
“對于企業來說,方向是對的,產品的選擇是對的,造成的效益肯定是正面的。”鄭重總結道。
經驗,與市場同步
記者:在26年的發展中,如新一直都被市場看好,有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
鄭重:其實在各個市場,如新相對于其他同行來講都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公司,我們在過去幾年來,不管是銷售人員也好,還是公司管理人員也好,都學習到很多東西。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跟市場的同步很重要,跟銷售領導人的同步很重要。公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針對市場需求,提供有力的營銷支援給銷售人員,以提升他們的業務及獎金。
也許對于如新來講,挖掘ageLOC,將企業定位于抗衰老行業的領軍企業,是發展25年后一個重大的突破,而從市場層面來講,跟銷售人員進一步加強融合,則是企業如今能夠維持高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由于直銷行業的特殊性,銷售人員和企業長期處于半結合狀態,因此不少企業對于市場進行的都是填鴨式灌輸,即便是短時間內上一系列產品,也很少與他們溝通,讓他們自行去學習與消化。如新也走過這樣的彎路,造成的后果不僅是讓公司內部管理很忙,讓銷售
人員也很忙——過度忙于學習產品知識,就相應地減少了真正去開拓市場的時間。
吸取了經驗教訓之后,現在如新每上一款產品都是非常謹慎的。首先,產品必須具備足夠亮點,“不上則已,一上驚人”;其次,公司的市場計劃是跟銷售人員一起做的。鄭重舉例說,就在上個星期,如新集團各個區域還派代表到美國總部開了3天的會,研討下一個階段ageLOC保健品上市的策略。
眾所周知,最了解消費需求的是銷售領導人,如新加強了與他們的互動之后,產品一經推出就更容易普及開來,這也就是中國古語所說的,“上下同欲者勝,與民同利者興”。一個成功的案例是,2009年,如新在推出ageLOC之前,醞釀了大半年時間,把所有與產品有關的知識性東西及市場趨勢都逐級溝通、做好上市訓練之后,下半年才開始推廣,結果到了10月美國年會,ageLOC煥新套裝兩天就創造了1600萬美元的銷售成績,緊接著,今年1月,產品在韓國市場推出幾天之內也賣出了2600萬美元,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到了5月的大中華區年會,3天營業額就達到了3000萬美元——這在如新前25年的發展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鄭重說,“基礎打好了以后,業績就不是問題。”而他的這種自信也是有據可查的,記者得知,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如新全球業績成長了20%,又創有史以來的單季新高,而中國市場業績更是令人吃驚的增長了94%!
研發,最專業的支撐
記者:我一直有個疑問:ageLOC這個項目,從立項到研發到推出產品,用了多久時間?
鄭重:相當長,至少是3年以上。而跟我們合作的威斯康辛大學,關于青春基因群組的研究花費了30年!
雖然中國直銷行業發展了近20年,拿牌企業也已經達到了26家,但記者在多年的市場采訪中發現,真正對于自家產品有底氣的銷售人員并不多。在那些鳳毛麟角,即便是銷售人員離開之后,也會對產品非常認可的企業中,如新占有一席之地。
對于記者的這個發現,鄭重很是高興。他告訴記者,推動如新發展的其中一個“外部引擎”,就是和世界上一流的科學家、大學、研究機構的合作。這也解釋了為什么ageLOC產品會如此有威力——項目是如新和斯坦福大學與康斯威辛大學共同研發的。
其中,斯坦福大學主要提供ageLOC保養品方面的支持,而威斯康辛大學則提供ageLOC保健品方面的支持。
通過一年多的市場普及,我們已經大致了解ageLOC科技的由來,即在對人體中大約2.5萬個基因進行了深入研究之后,科學家們找到了可以保持青春的基因和可以延緩衰老的基因,他們將之稱為青春基因群組。如果將這項科技運用在實際產品中,通俗地來講就是可以將衰老基因關掉,將青春基因打開。
也許會有人覺得這個理念玄乎,但猶如天助般,今年6月的《科學世界》雜志,做了一期名為《基因決定了什么?》的特別策劃,里面收錄了威斯康辛大學花了30年才得到的研究成果——控制熱量可以影響青春基因群組——從第三方的角度印證了如新ageLOC科技。
“如果沒有這些平臺,要做這個事情(指抗衰老)真的很難,”對于合作機構,鄭重非常感恩,“所以你問我這個項目花了多少時間,真的很難講。就像威斯康辛大學,為了研究這個科技,養猴子就養了30年。”
成功就是相互促進。因為跟一流大學合作,如新強化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通過如新,尖端科技能夠快速得以實體化并造福大眾,稱得上是一個“雙贏工程”。
現在,如新已經跳出直銷行業,以“抗衰老領域No.1”為目標對企業進行了明確定位。如果從記者的角度來解讀這個戰略,潛臺詞就是: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未來,開啟如新2.0
記者:剛才說到如新的高速成長,要持續推動這種成長,公司會有哪些后續的措施?對于如新來說,未來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鄭重:我們對于ageLOC的推動是一波接著一波的,現在第二波剛剛開始預熱,第三波將是保健品的促進,每一波相對應都有一套配套的營銷資源作為支持。不過,成長有多快,業績多高,不是如新要宣導的內容,作為一家以“善的力量”為核心文化的企業,我們更關注“2.0時代”中“每天有50萬名兒童因如新善的力量幫助而開心歡笑”。
鄭重透露,在中國市場,如新的規劃是,今年比去年成長25%;明年比今年成長35%;2012、2013年比上一年增長50%;2013、2014年比上一年增長100%,最終達到未來5年成長十倍的目標。
“目前,我們在做ageLOC煥新套裝全面上市之前的準備,包括行銷工具、策劃、教育訓練等,讓銷售人員可以有章可循地進行開拓市場。”鄭重說。
由于ageLOC科技在大陸只上市了幾款凝膠配套Spa機使用,到明年1月煥新套裝進入時,必將再掀起一波銷售熱潮。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新也在有節奏地控制著自己增長的步伐。
成長固然令人興奮,但最令如新覺得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是“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及其他“善的力量”計劃,企業也希望有更多的志同道合者能夠加入這個行列。
“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在中國就有250多萬個,我們兩年才做了200多個手術,如果只有如新一家公司推進,能力非常有限。”鄭重呼吁。他回憶起到醫院看望那些患兒的情景,眼角有些濕潤。
其實,如新在這個項目上的確花費了不少力氣,也得到了銷售員工的全力支持。2008年11月成立之初,企業之前的目標是希望每年籌集到100萬元,十年籌集到1000萬元,結果不到兩年時間,就募集到超過700萬元,可謂大大超過了預期目標。為了繼續推進,如新還計劃跳出上海,在其他地區找一些技術好、理念相同的醫院,共同為治療貧困的先天性心臟病兒童而努力。
而在其他慈善項目,包括受饑兒滋養計劃、如新“512”小額信貸項目等,從最初簡單的捐贈到越做越專業,如新也在不斷進步和完善。
鄭重講了這樣一個例子。在馬拉威,如新先是捐贈了一些蜜兒餐,后來發現,受教育是解決貧窮之道,于是就在學校提供免費的蜜兒餐,以吸引兒童就學,同時支援當地人種植,但是起初收成不好。為改變這一狀況,如新在當地建立了農業學校,但這樣又出現了問題:因為進農校學習需要兩年時間,爸爸媽媽出來了,小孩子沒人照顧也不行,于是如新把當地人集中在一個村子里面,以便大家互相幫忙。后來從農業學校畢業的人回去種玉米,產量比學習前提高了3倍。
“我們不是炫耀自己在做善事,而是希望通過報道能夠讓大家知道,原來有這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鄭重說。而通過他的講解,記者才明白,做慈善其實是個系統工程,如果只是為了捐錢而捐錢,并沒有什么作用——這也正是如新慈善項目在業界能夠得到好評,“善的力量”能夠感染這么人的原因——其真正意義在于賦予弱勢人群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
也許,正如鄭重所說,如新對于自己的未來看得很清楚,也正按部就班地向著目標前進,在抗衰老這一平臺上,如新追求的不只是未來5年的“2.0”,還有后續不斷升級的“N.0”,而隨著企業的高速發展,未來也必將有更多人因為如新事業和“善的力量”而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