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樂家大中華區副總裁劉樹崇:用成熟經驗創藍海
發布: 2010-07-29 09:40:21 作者: 佚名 來源: 國際商情

美樂家大中華區副總裁暨中國臺灣分公司總經理 劉樹崇
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不容易, 進入直銷這個產業更是艱難, 中國大陸政府曾經視這個行業為洪水猛獸,嚴加提防;就算開放后,游戲規則也要按照中國大陸的規定。而臺灣的直銷品牌“美樂家”經過多年籌備,披荊斬棘登陸成,大中華區副總裁暨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劉樹崇, 演繹出一個創新、平實的直銷企業。美樂家進入臺灣的時間很晚,錯過了直銷業的黃金成長期,然而近幾年品牌聲勢卻直逼老牌安利,主要是因為進入實體通路、成立開架式門市的轉型策略成功,打破直銷業無店鋪的迷思。這個創新的堅持來自于劉樹崇--臺灣直銷界資深的元老級人物,向美國總部力爭改革,并準備承擔變革的風險。這項革命的成功,改變了臺灣直銷業的風貌,使得安利及NuSkin也開起了門市。
劉樹崇眼神堅定地說:“我要開創的是藍海,不是投入紅海去競爭;如果別人已經這樣做,你還跟在后面照著做,那有什么好成果!”這件事使他對堅持執著的道路有了更深層的體認,而這個心理認知的商業模式則對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非常重要。
克服重重困難 進軍大陸市場
劉樹崇在1992年與朋友到杭州開設化妝品工廠,產品做好后批發賣出,但充滿夢想的干勁卻敵不過現實的殘酷,沒有自有品牌的戰爭很快就落幕。然而,人生的失敗經驗往往是未來成功最好的老師,中國大陸市場的震撼教育為日后的卷土重來奠定了基礎,當美樂家踏上中國大陸時,他已經具備了扎實的信心。劉樹崇表示,美樂家一直在做進入中國大陸的準備,2000年就到香港籌備設立分公司;但香港只是一個跳板,當時,雅芳及安利都已經進入中國大陸。2005年,劉樹崇到中國大陸視察市場,深入研究配套方案,決定先從區域取得執照開始;而當中國大陸的直銷管理辦法及執照快要出來時,就決定先在上海設工廠。因此,美樂家在上海奉賢區工業園區成立工廠,產品出口到整個亞太地區,也準備未來供應中國大陸。
在2005年9月底,中國大陸頒布《直銷管理條例》及《禁止傳銷條例》后,美樂家于2006年在上海、廣州及深圳開設零售生活館,展銷自制產品。經過3年龐大預算的投入,美樂家終于在2007年11月取得上海開設網點執照,成為全中國大陸第18家合法取得經營執照的公司。
嚴守中國法規 產銷合格產品
現在,美樂家總共銷售100多項產品,除了一部分進口之外,大多數都由上海的工廠供貨。嚴守大陸法規 產銷合格商品 美樂家決定落點在上海,從點、線、面的策略去建立中國大陸市場。
劉樹崇解釋,要一下遍及整個中國大陸是不可能的事,尤其因為“信息不對稱”,人力、時間、成本等資源都讓決策者難以抉擇。同樣一個問題,問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短期內無法改變的問題一直重復發生。另外,中國大陸申請程序不像臺灣透明清楚,讓整個過程更加困難。劉樹崇指出,中國大陸在效率、溝通、精準度等方面還有待加強,但美樂家堅持一定遵守中國大陸法規,例如,中國大陸對進口健康營養食品的規范較嚴,因此,美樂家在中國大陸只有數十種產品可以賣,但樣樣都符合標準。
發展核心優勢 加強客服營銷
劉樹崇派臺灣優秀的業務處長林愷悌到上海接任中國大陸區總經理,另派原來負責臺灣營運及客服的主管去協助。“臺灣的人才輸出是一個優勢,靠我們管理的智能、經驗去賺錢,若要靠勞力,那是拚不過中國大陸的。”
劉樹崇所強調的核心優勢,“客戶服務”是中國大陸分公司的弱點,所以當中國大陸的干部來臺灣時,一整天就坐在總機旁邊觀摩學習客戶服務,而臺灣Call-Center的架勢、水平與耐心則令他們印象深刻并且敬佩。
中國大陸干部體驗的還有臺北辦公樓層所劃出的一個區域,免費讓“臺北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使用,讓受過訓練的身心障礙者在這里提供餐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