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三十年成就“中國臉譜”
發布: 2008-04-26 15:08:56 作者: admin 來源: 華夏時報

種種跡象表明,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在“因中國而變”。
2008年4月20日,由《華夏時報》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聯合主辦,新浪網獨家網絡支持以及央視等20家媒體參與的“跨國公司的中國臉譜”——認領中國臉譜行動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
據悉,此次活動得到了包括肯德基、家樂福、雅芳、可口可樂在內的十多家跨國公司的熱情參與。
面對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環境的巨大變化和發展機遇,與會跨國公司老總們就“本地化”和“企業社會責任”等熱門話題展開討論。
三十年“變臉”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世界經濟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入世體現出西方世界對中國經濟成就的認可與接納,而奧運會、世博會的申辦成功,則讓中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目光,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進程正在加速。
一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整個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24.66萬億元,是1978年的67倍;人均GDP則由381元升為18665元,是1978年的49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同樣,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為國際資本提供了廣闊市場,據統計,中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已超過7800億美元。
然而,對于跨國公司來說,中國市場并非是一個遍地黃金的天然寶地,隨著中國的市場日益成熟,中國的消費者對跨國公司的態度也已經從盲目崇尚逐漸開始轉向理性。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難題,產品標準差異,企業文化的沖突成了跨國公司在中國遇到了新的問題。
很明顯,經濟發展帶動了中國獨特文化環境和市場環境的變化,為適應新的環境,跨國公司不同程度的推進了“本土化”戰略,同時也擁有了一張屬于自己的“中國臉譜”。
本土化生存
在跨國公司研究專家看來,本土化是現代營銷觀念的反映,其實質是跨國公司將生產、營銷、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東道國經濟中的過程。通過這一戰略,將有利于跨國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員和跨國經營的高昂費用,與當地社會文化融合,減少當地社會對外來資本的危機情緒,同樣,有利于東道國經濟安全、增加就業機會、管理變革、加速與國際接軌。
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變革,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開始推出其本土化戰略。以在本土化方面表現卓著的著名餐飲連鎖品牌肯德基為例,如果從1987年落戶北京前門以來,肯德基在中國取得迅速發展,不僅僅是門店數量遠超競爭對手麥當勞,達到2000家,而且在適應中國市場方面,也遠比麥當勞表現得更為卓越。
百勝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總裁蘇敬軾曾經表示,肯德基進入中國的20年來,一直堅持“立足中國,融入生活”的總策略,“不斷為中國消費者而改變,打造本土化的創新商業模式”。事實上,蘇敬軾所謂的本土化創新商業模式,已經涵蓋了肯德基經營領域的方方面面。不論是從員工招聘、原料采購、產品創新,還是從企業文化到視覺形象,肯德基都做出了不錯的努力。
與肯德基表現同樣突出的是可口可樂。繼可口可樂前總裁杜達富提出“本土化思維,本土化營銷”(Thinklocal,actlocal)戰略以來,可口可樂在本土化方面的成功實踐一直備受業內稱道,其內容涵蓋了原料采購、產品加工、設計研發和人力資源等很多領域。可以說,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已經開始把“本土化”當成是其在中國市場制勝的法寶。
承擔社會責任
事實上,在跨國公司研究專家看來,本土化并非僅僅局限于生產經營領域,還應該包括更為廣泛的內容,其中,關系本土化是跨國公司本土化戰略的核心。中國社會正處在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中,“關系”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組織資源。關系本土化保障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戰略的成功,并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贏得了中國政府和民眾的信任。
據了解,目前跨國公司關系本土化采取的策略主要包括:與高層政府公關、支持中國教育事業、支持中國體育事業、支持中國西部建設、熱心公益事業回報社會等策略。事實上,作為一個企業公民而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是很多跨國公司愿意展示給中國消費者的一種形象。
以雅芳為例,作為一家直銷企業,雅芳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和政府保持良好的溝通。同樣,在中國直銷法律環境還不健全的情況下,雅芳始終與中國的相關法律和政策保持一致,在公益事業方面更是不遺余力,最終成為首家獲得直銷牌照的的企業。
同樣,對于接替施榮樂履新的家樂福中國區總裁羅國偉來說,家樂福2008年的重頭戲除了開店,就是在中國的環保節能、慈善事業建設方面。據中國紅十字會南方雪災企業捐贈榜顯示,截至今年2月6日,家樂福國際基金會除捐款200萬元外,同時向上海市政府承諾提供價值300萬元的物資,以政府采購方式低利潤或零利潤方式隨時準備輸送到因天氣影響的受困地區。
“我們可以看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開始重視中國市場,也有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戴上‘中國臉譜’,從而塑造一個企業公民的良好形象。這些舉措最終將使跨國企業贏得中國政府和消費者的信任,同時也為其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國市場,持續經營帶來了可靠的保證。”一位跨國公司的觀察人士如是總結道。
2008年4月20日,由《華夏時報》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聯合主辦,新浪網獨家網絡支持以及央視等20家媒體參與的“跨國公司的中國臉譜”——認領中國臉譜行動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
據悉,此次活動得到了包括肯德基、家樂福、雅芳、可口可樂在內的十多家跨國公司的熱情參與。
面對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環境的巨大變化和發展機遇,與會跨國公司老總們就“本地化”和“企業社會責任”等熱門話題展開討論。
三十年“變臉”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世界經濟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入世體現出西方世界對中國經濟成就的認可與接納,而奧運會、世博會的申辦成功,則讓中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目光,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進程正在加速。
一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整個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24.66萬億元,是1978年的67倍;人均GDP則由381元升為18665元,是1978年的49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同樣,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為國際資本提供了廣闊市場,據統計,中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已超過7800億美元。
然而,對于跨國公司來說,中國市場并非是一個遍地黃金的天然寶地,隨著中國的市場日益成熟,中國的消費者對跨國公司的態度也已經從盲目崇尚逐漸開始轉向理性。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難題,產品標準差異,企業文化的沖突成了跨國公司在中國遇到了新的問題。
很明顯,經濟發展帶動了中國獨特文化環境和市場環境的變化,為適應新的環境,跨國公司不同程度的推進了“本土化”戰略,同時也擁有了一張屬于自己的“中國臉譜”。
本土化生存
在跨國公司研究專家看來,本土化是現代營銷觀念的反映,其實質是跨國公司將生產、營銷、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東道國經濟中的過程。通過這一戰略,將有利于跨國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員和跨國經營的高昂費用,與當地社會文化融合,減少當地社會對外來資本的危機情緒,同樣,有利于東道國經濟安全、增加就業機會、管理變革、加速與國際接軌。
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變革,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開始推出其本土化戰略。以在本土化方面表現卓著的著名餐飲連鎖品牌肯德基為例,如果從1987年落戶北京前門以來,肯德基在中國取得迅速發展,不僅僅是門店數量遠超競爭對手麥當勞,達到2000家,而且在適應中國市場方面,也遠比麥當勞表現得更為卓越。
百勝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總裁蘇敬軾曾經表示,肯德基進入中國的20年來,一直堅持“立足中國,融入生活”的總策略,“不斷為中國消費者而改變,打造本土化的創新商業模式”。事實上,蘇敬軾所謂的本土化創新商業模式,已經涵蓋了肯德基經營領域的方方面面。不論是從員工招聘、原料采購、產品創新,還是從企業文化到視覺形象,肯德基都做出了不錯的努力。
與肯德基表現同樣突出的是可口可樂。繼可口可樂前總裁杜達富提出“本土化思維,本土化營銷”(Thinklocal,actlocal)戰略以來,可口可樂在本土化方面的成功實踐一直備受業內稱道,其內容涵蓋了原料采購、產品加工、設計研發和人力資源等很多領域。可以說,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已經開始把“本土化”當成是其在中國市場制勝的法寶。
承擔社會責任
事實上,在跨國公司研究專家看來,本土化并非僅僅局限于生產經營領域,還應該包括更為廣泛的內容,其中,關系本土化是跨國公司本土化戰略的核心。中國社會正處在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中,“關系”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組織資源。關系本土化保障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戰略的成功,并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贏得了中國政府和民眾的信任。
據了解,目前跨國公司關系本土化采取的策略主要包括:與高層政府公關、支持中國教育事業、支持中國體育事業、支持中國西部建設、熱心公益事業回報社會等策略。事實上,作為一個企業公民而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是很多跨國公司愿意展示給中國消費者的一種形象。
以雅芳為例,作為一家直銷企業,雅芳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和政府保持良好的溝通。同樣,在中國直銷法律環境還不健全的情況下,雅芳始終與中國的相關法律和政策保持一致,在公益事業方面更是不遺余力,最終成為首家獲得直銷牌照的的企業。
同樣,對于接替施榮樂履新的家樂福中國區總裁羅國偉來說,家樂福2008年的重頭戲除了開店,就是在中國的環保節能、慈善事業建設方面。據中國紅十字會南方雪災企業捐贈榜顯示,截至今年2月6日,家樂福國際基金會除捐款200萬元外,同時向上海市政府承諾提供價值300萬元的物資,以政府采購方式低利潤或零利潤方式隨時準備輸送到因天氣影響的受困地區。
“我們可以看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開始重視中國市場,也有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戴上‘中國臉譜’,從而塑造一個企業公民的良好形象。這些舉措最終將使跨國企業贏得中國政府和消費者的信任,同時也為其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國市場,持續經營帶來了可靠的保證。”一位跨國公司的觀察人士如是總結道。
上一篇:人民日報:醫美消費應回歸理性 下一篇: 月朗國際全球總裁 錢港基傳奇經歷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