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榮12年風雨直銷路 個人付出和所得成正比
發布: 2007-02-28 00:00:00 作者: 吳垠 來源:

十二年的直銷經歷,陳華榮不斷在行業中收獲與體會,認識、挑戰并肯定自我。 直銷往事 學歷不高的陳華榮,技校畢業后在武夷山區的一家建材企業上班。 每月微薄的薪水、生小孩在家的妻子,為了一家三口的生活,他只能盡量做點小生意。擺過桌球,賣過液化器,辦過養殖場,還收售農產品;既幫朋友打打下手搞裝修,也上過廣東尋找機會。對他來說,那時只要有錢賺,玩命都可以。 陳華榮不甘心,但不甘心又能怎樣?在復雜的人際關系、社會經驗、財力等一切因素的制約下,生活依舊是晚上想起千條路,白天起來還是賣豆腐。 一切的努力都無法讓生活有更大的改善,這時候,一位多年未曾聯系的摯友讓他聽了一節直銷課,他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廣闊前景與無與倫比的優勢。 因為生長在保守封閉的山區,對外界的認知缺少必要的信息渠道,甚至未曾聽過“傳銷”與“直銷”這些名詞。憑著對摯友的認同,和對臺上老師侃侃而談的傾慕,加上自身對事業的渴望和工作不順所激起的斗志,潛藏在他血液中不服輸的精神終于爆發了。 當晚,他就加入了A公司,那是1995年4月6日。陳華榮說到這些,臉上透出了初戀時的甜蜜笑容。 陳華榮坦承,加入A公司的動機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深入行業后,他很快發現這里存在的公平性,“個人付出和所得是成正比的”。 第二天,他興匆匆地把資料帶回家,但隨之傻了眼,沒有一個人聽說過直銷或知道A公司。但積極的人看到的是機會,歷史的巧合,把他推上了當地直銷第一人的位置。 陳華榮今天還非常興奮地談起當年風起云涌的直銷路:“當月工作了24天,月收入達到3030.78元,那是我以前差不多半年的工資收入。” 第二個月,陳華榮就辦理了停薪留職,同時關閉傳統店鋪,全力投入直銷。 成功自然少不了自身的努力,為了改變說話方式,他不斷對著鏡子練習,甚至利用玩偶道具假扮客戶反復練習;為了言之有物,他更強迫自己每天看書,充實自己;同時,他積極跟老師到外地學習。 陳華榮很慶幸,自己一腳踏入直銷門,就接受了正統的、系統的教育理念;他同時感謝自己的顧客與伙伴,還有帶入他入行的恩師,現A公司鉆石范旭。 崎嶇涅槃 誰也沒有預料到輝煌背后隨之而來的危機。1998年,顛覆業界的“禁傳”風暴來臨,終于讓浮躁的直銷市場停了下來。團隊不見了,領導人隨之也不見了。 當然這段經歷不是一言兩語能說清的,信息的不對稱,及自身對行業的膚淺認識,仿佛天塌了下來。 原來人像陀螺似的運轉,一下子停了下來,陳華榮大病了一場。生活總要繼續,陳華榮又重新走入單位上班。 在1998年到2002年這段時間里,他一直非常感謝同行們不斷的交流,讓自己更加清楚的看到了自我,這段時間陳華榮讓自己在交流中反思。 由于不甘心原有工作狀態,2002年陳華榮買斷工齡,借錢與親友代理某世界品牌汽車配件。區域代理的傳統生意給了陳華榮很深的感觸,同行間因惡性競爭而相互滋事,為了做成生意卑躬屈膝,收帳時不得不隨時為五斗米折腰,諸般無奈。 即使是機器,一年365天都在運轉,恐怕也吃不消。然而,陳華榮在傳統生意中只能把自己當機器使用:大年三十還要辛酸要帳,正月初一還必須留守看店……陳華榮言語中帶著辛酸和悲戚。 人雖在傳統行業,但心卻在看直銷。陳華榮也走過崎嶇的彎路,也曾經不起誘惑,加入短、平、快公司,三個月就崩盤,雖小有收獲,但大傷人脈。 鑒于對行業的熱愛,基于對直銷中不在職收入的憧憬,他知道機會是給想反敗為勝的人準備的。 2003年7月下旬,陳華榮在逛街時偶然看到一家無限極的店鋪,他的心砰然一動,這不是直銷公司嗎? 他不由自主地走進去,借了資料認真看了三天,越看越興奮,毅然選擇了無限極。 幾年來上百人來推薦,他都沒有加入別的公司,可無限極卻吸引他主動加入,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終于找到了夢想中的平臺,陳華榮興奮地說:“一流的商人是厚道加精明,二流的商人是精明加精明,三流的商人是厚道加厚道。我想做一流的商人,扎根一個正統的系統,在正統的教育下,選擇恰當的時機切入正確的市場。” 做好選擇就要挑戰自我,當月陳華榮就在南方李錦記上到了主任級別。第一年末,他在南方李錦記的收入已經和原來傳統收益持平,于是他再次加快步伐,關掉傳統店鋪。 2005年,在公司卓越產品和所有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陳華榮達到了公司希望之旅的考核標準。 希望無限極 當有了明確奮斗目標后,人的爆發力是無窮的。兩年時光,陳華榮業績遍布福建地區。 讓他難以忘懷的是,伙伴中有個60多歲的業務指導,已是癌癥晚期。她因為受益于產品,至今還風雨無阻的奔波于市場,風里來,雨里去,幾年如一日,如今成為福建市場人人尊重的楊媽媽。 2006年,正值直銷業事業轉型的關鍵時期,為了打下大江南北的市場,陳華榮先行開發東北。那一階段結識了很多東北的無限極精英,其中一位經理與他同甘共苦,并肩作戰一個月,使人生有更多的感悟。 2006年在腳步疾飛中過去了,陳華榮在期盼中迎來了2007年。他認為這是直銷的一個大拐點,法制進程下,更多的有識之士會對直銷更加關注并積極參與,業界也將進入新一輪洗牌期。更多更理性、更專業、有能力的人參與進來是行業的大趨勢。 中國是個博大、高速、持續但又混亂的直銷市場,作為一名普通的從業者,陳華榮見證并參與了中國直銷市場的興起、混亂、失控、整頓到立法的整個過程。他說他一定會堅定的走下去,因為成功屬于腳步不停的人。 “一個時代將要來了,拿牌的公司在洗拿不到牌照公司的牌,有實力的公司在洗沒有實力公司的牌,民族企業在洗外資企業的牌。同樣,有實力的團隊也在洗其他團隊的牌。那么,我們該怎樣去搭上這一列開往春天的地鐵呢?”陳華榮默默地問自己。 |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上一篇:人民日報:醫美消費應回歸理性 下一篇: 欣語心愿,讓愛繼續——“玫琳凱心欣卡...
今日新聞頭條
我也說兩句
驗證碼: |
已有評論 0 條 查看全部回復